鸿蒙真的不是安卓套壳,因为“鸿蒙”一个名字就代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系统,第二个和第三个知道的人很少,特别是第三个,今天我就从这个层面为大家分析,为什么我说鸿蒙不是安卓套壳。
第一个鸿蒙
第一个鸿蒙是手机上的,很多人叫他鸿蒙OS(HarmonyOS),大部分华为机型都会从EMUI直接升级到这个系统,新出的像P50这些机器出厂自带的也是这个系统。手机上这个鸿蒙OS支持安卓APK,也支持鸿蒙自己的应用,它使用Linux内核和AOSP代码,AOSP我上篇讲安卓的文章已经讲过,不懂得可以去主页看一看。
Linux内核部分根据GPL-v2协议,它的代码是开源的。鸿蒙OS的AOSP代码没有开源,根据Apache2.0协议,不开源也没有什么问题,网上说“谷歌法务部的人”基本不懂“开源”。
至于开机没有安卓Logo这个事儿,主要是华为和谷歌终止合作了。一个例子就是华为在海外发行的机器搭载的是EMUI12,它开机也是没有安卓Logo的。
第二个鸿蒙
第二个鸿蒙是嵌入式“鸿蒙”,英文名叫OpenHarmony,很多人叫他“开源鸿蒙”。它不支持安卓APK,只支持鸿蒙应用,它支持LiteOS和Linux两种内核,代码开源在Gitee上。
它有三种系统,类型分别是:轻量系统:传感器设备、穿戴类设备等;小型系统:电子猫眼、路由器、行车记录仪等;标准系统:支持高端的冰箱显示屏等。目前它不支持手机,但可以在开发板上看到他现在的模样。
由于它不支持安卓,所以现在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过可以期待一下它后续的发展。
我们知道Linux不是微内核,根据华为开发人员的描述,LiteOS也不是微内核,那鸿蒙宣传的微内核到底在哪儿呢?第三个鸿蒙闪亮登场。
第三个鸿蒙
它就是TEE里的“鸿蒙”,这个东西知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暂且叫他“安全鸿蒙”。TEE,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翻译过来叫可信执行环境,它用来处理涉及安全的敏感信息,比如我们手机上的指纹人脸这些,在底层就是由TEE处理的。
在手机上TEE和安卓是一个并存的关系,只不过我们并不能感知到他的存在,我是从哪知道TEE的呢,华为开发者大会的PPT自己写的。
从上面的第二张PPT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TEE里的“鸿蒙内核”甚至早在2018年就已经部署了。也就是说在EMUI11里面就已经有“鸿蒙微内核”了。
另一张PPT中介绍,未来TEE鸿蒙微内核是要代替Linux和LiteOS的,但是具体的时间并未给出。
讲到这儿,我们把前面三个“鸿蒙”做个标记,手机“鸿蒙”标记为1,嵌入式“鸿蒙”标记为2,安全“鸿蒙”标记为3。
那么人们质疑套壳的就是1,跟欧洲Eclipse合作的是2,宣传微内核的是3;
核心代码基本不开源的是1,基本完全开源的是2,完全没有开源的是3。
以上几点加在一块我们就会发现,网上这么多人吵来吵去,但其实他们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甚至连华为自己的PPT也说的很乱,如下图。
它未来的设想可能是大一统的,但是现在就是这么一个非常乱套的情况,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核心还是,华为将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都叫同一个名字“鸿蒙”。
今天我要说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网络上有大量的自媒体和网友在鸿蒙这个话题上输出的内容和讨论,真正从专业角度讲的屈指可数,原因也很简单,大部分人看不懂也不在乎,流量就像一个黑洞一样,让人痴迷,让人疯狂,也让人堕落,只希望大家看待这些事情能够更加理性吧。
如果觉得我说的对您有帮助的话,不要忘记点赞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