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在长安。
长安,是座摄人心魄的城市。长安水边多丽人,杨贵妃的回眸一笑,便让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安,是座繁华的城市。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作为大唐帝国的都城,作为万国来朝的世界帝都,长安就像浓妆淡抹的西施,洗得尽铅华,却洗不尽繁华。
01
长安到底有多大呢?
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整体形状呈东西狭长的长方形,南北长8651.7米,东西长9721米,面积84平方公里,四周被黄土夯筑的城墙包围,城墙之外护城河环绕。
长安城被街道分割成棋盘状,除了皇城和宫城,长安还有108个坊和东西两市。坊是居民居住的场所,分大坊和小坊,大坊周长4公里,小坊周长2公里。鼎盛时期,长安人口超过一百万。
放在现在的中国,一百万人的城市人口顶多算个三线城市。但别忘了,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当时的长安,就是放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超大规模的大城市。以公元800年为例,
长安80万人,阿拉伯巴格达70万人,拜占庭君士坦丁堡30万人,日本京都20万人,埃及亚历山大20万人,西班牙科尔瓦多16万人,印度埃洛拉9万人,意大利罗马5万人,法国巴黎2.5万人,德国科隆1.5万人。
从以上数据来看,长安的人口规模是埃及的4倍,罗马的16倍,巴黎的32倍。世界帝都的称号长安当之无愧。
02
作为世界帝都,除了百万人口,长安的商业也非常发达。长安有东西两市。市是商业交易的场所,面积与大坊相同,内部街道是井字形结构,市井一词便来源于此。在“市”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市署和平准署。市署负责管理整个商业贸易,维护商业秩序。平准署的主要业务是出售国家的闲置物品,采购政府物资。
在长安的“市”里,除了登记在市籍上的本地商人(坐商)外,还有许多从外地来的客商(行商)。客商在长安落脚的旅馆叫邸店,邸店兼具旅馆和仓库的功能。客商们一方面与坐商做买卖,同时也在邸店仓库门前摆摊。
商店叫做“肆”或“铺”,有米肆、面肆、金银肆、珠玉肆、乐器肆等,这些商店根据经营商品的种类被分到不同区域集中经营,并且所有的商店都要被纳入一个叫作“行”的组织之中。盛唐时期的长安东西两市分别有220行,各个商店都要挂上自己所属“行”的标志,并通过各行的负责人“行头”与市署保持联系。当时长安的“行”主要有肉行、药行、绢行、笔行、秤行、铁行等。
在众多“行”和商店的背后,又活跃着与商品生产制造相关联的大量专业工匠和工人。在这些工匠和工人中,除了一些在官营的作坊内制造宫廷物品,绝大多数在民间的作坊或个人的家里从事商品生产工作。
关于“行”和“肆”的规模,我们可以从日本僧人圆仁的记录中略知一二。时值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六月,东市西半部突发大火,大火殃及十二行四千余家。当然,这只是东市的一部分,东西市合在一起,“行”和“肆”的规模将远大于此,可见当时商业之发达。
03
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西域、欧洲的商品送到长安。长安城中外国商品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宫廷中贮藏了不少珍贵的域外贡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与夜禁制(宵禁制)被打破,开始出现夜市。两市周围的坊彻夜灯火通明,歌馆酒楼仙音袅袅,舞姿翩翩。诗人们争相为梨园弟子谱写新词,梨园的新曲从这里流向全国。
梨园弟子活跃的身影,遍及宫廷、官宅、豪坊、别墅、酒肆与歌楼,他们成为国家大典、权贵宴会、市井生活与岁时活动的喜庆音符,成为盛世长安的标志。
04
安史之乱以后,长安城多次经历战乱。
先是安史之乱平定的当年十月,吐蕃攻陷长安,并占领长安十余日。到了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被派去平叛的泾原节度使的部队在路过长安时,因改善待遇未得到满足而冲入城中,发动叛乱。
在多次战乱的冲洗下,长安褪去了昔日的光环,如同一个美丽的女子,优雅地卸下妆容。然而,作为世界帝都,长安的繁华,却不会因此而被冲洗掉。这种繁华进而升华成唐朝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