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选择了寒风凌冽的冬天往海边去,翘了一下午的课往车站赶,要到青岛和小伙伴汇合。
抵达时天已黑,我和朋友约在栈桥碰面。栈桥距离青岛站只几百米。我穿过一条脏乱的地下通道往栈桥走。隔着一条窄窄的海滨马路,这就已经能听到海浪哗啦的声音了。穿过马路,踏上几级台阶,脚踩在了海滨步道上。我沿着步道走,左边是偶尔的车声和均匀的白光路灯,右边往下是黑暗不清的沙滩海水。这样水泥自然的交融与我南方的家乡不一样。家乡建设在一条河的两岸,密密麻麻的建筑把河流包围起来,有奴役了它的意思,站在城市的所有角度看,都能把河的形状看出来,人类显得太霸道。像青岛这样的海滨城市,站在城市和海的交界处,左右两边都没法看得通透,自然这才夺回了些话语权。而在漆黑中能清晰真切的听到大大的海浪声,也能激起我对自然些些的敬畏,其中又饱含愉悦。
长长的海岸线为青岛象征性的划出了城市边界线。这天我们从栈桥开始,自西向东开始整天的徒步海岸。虽说是冬日淡季,但栈桥上还是不少人。今日阳光正好,海风大却不冷刺人,许多人都拖儿带女,步履缓慢松散,没有摇着红色小旗的人招呼着团员们匆匆穿过。海鸥簇拥在近海面上和堤坝上,游人们从小贩手上买来小包饵料向海鸥投食,这样的热闹非凡和昨晚寂静寂寞的样子显出差别。我们没有在热闹里多停留,沿着滨海步道直往东走。
走到鲁迅公园,游人逐渐减少。鲁迅公园是依托一条基岩海岸建设的,它除了一些木质和水泥铺的步道,并没有过多的人工改造。基岩巨大嶙峋,行走其中要费些力气。海边只有零星几人,有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围着一洼水游戏,几个人学生模样各种各样的拍照,也有单独的人在最边的石头上吹风,这样的画面生机勃勃。太阳升在海的对面,阳光和海水都结实的打基岩滩上,海浪灵动有力,不停哗啦啦的也不招烦,我背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应景。迎着海风和浪,心里的忧绪和豁达能和谐共存,没怎么见过海的人这病真治不好。
石老人海滩在青岛规划馆边上。石老人的海滩非常宽敞,层层叠叠的海浪打开成一面巨大的孔雀屏,而这时候海远处雾气弥漫,海平面根本看不见。规划馆傍海而建,内容只算中规中矩,但它融合于四周的观景设计很好。展览空间时常是封闭式的,这样容易让策展人构造出符合展览主题的氛围和流线,观众也容易沉浸在里面。我沿着各种图纸的顺序走,拐过一个弯,落地窗和夕阳光突然映在眼里,窗子成了一个取景框,只框住了海滩,而这地处偏僻没有高楼,眼界非常开阔。我很喜欢这样由密闭空间到开阔空间的视线转换。
青岛城市本身并没有海这样有趣。晚上我们在热闹的新区吃了饭,要返回老区。公车到半,我们决定步行完成后半段路,顺便路过劈柴院和德国风情街。时间是晚上九点,越走人越少,临近劈柴院,一条著名小吃街。它入口在一个丁字路口附近,路口上搭建着一个像八爪鱼一样巨大结实的天桥,看起来有些陈旧,围着路口的地块建设有形似综合商业体,写字楼的建筑,从外墙设计和材质看是九十年代的产物。从这样铺张的建设看来,这在老城区曾经是个繁华的中心,但现在高层楼宇灯光暗淡,冷冷清清。我们也是费了些眼神才找到了劈柴院。劈柴院是新建设的,我想着应是一方面想吸引游客,一方面想重振此地的繁荣,但实际上失败了。冬季是青岛旅游淡季,劈柴院的人流稀稀拉拉,店员快多过顾客,果然市民对它没什么认同感。我匆匆穿过劈柴院,这样的凄清让我略尴尬。德国风情街也在必经路上,入口耀眼的霓虹灯更映衬出它冷清的窘迫。我一路走着一边看各种翻新老建筑曾经的功用,甚至有德国船员公寓这样神秘有趣的房子,现在已经改成酒店。青岛沿海一带的景色和建筑几乎吸尽了目光,老商业区各种基础设施也比不上新地方的时髦吸引,没游客时的老区很寂寞。兴许青岛本身的人口支撑不起这么多地方,兴许要把这样的落魄归功给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