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是疯子,但能够分析自己的妄想的人被称为哲学家。”
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
这句话虽则看上去不错,但实则过于偏激,恐难为一般人们所接受,所认同,不管安布罗斯·比尔斯是出于何种考量。
当然,说这句话,足以看得出其人的洒脱不羁的个性风格或认知自负,不,是自信。
其实,这句话只是紧紧钳住了复杂的人性之中不满自己渴望率性而为渴望自由解脱的梦想或干脆说是妄想之一端不放,临机发挥而言吧?不过话说回来了,谁没有妄想偏执的心理倾向呢?正如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的那样,人实际上是善恶同体的。只不过不同的人其善恶的比重不同以及趋善趋恶的动机、机制和情形有别罢了。
而所谓“疯子”,其混乱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常常容易失衡故而在某种情势下显得比较偏执过激而已。哪怕是一个十分正常的人,在某些情势之下,也可能丧失理智,甚至变得疯狂、暴戾,难以理喻。比如,遭遇了猝不及防的变故、灾难,或者长期遭受磨难或压抑,或者被严刑拷打,或者长期遭受不公平的歧视和压迫,等等。
正因为许多人困惑甚至迷惑于自己形形色色的际遇或遭遇,尤其是复杂、阴郁和扭曲而又难以化解的内心世界,当天际的亮光(某种希望或神谕?)昭示着他或她,一定得把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疑团弄(研究)个清楚明白水落石出不可,从而执着地进行着这些方面的思考(或苦思冥想)、辨析和印证或考证(证实或证伪)工作,久而久之,似乎居然就变成了思想家和哲学家了。
当然,思想家也好,哲学家也罢(其实,广义上看二者大体上是一回事儿),虽然经过殚精竭虑的幸苦工作,在其相应的领域,程度不同的着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成就,但尚不能就整个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上能够获致具有公信度的答案。也许,所谓“答案”,只能在不断研究探索当中才显示出一些意义和诱惑性。因为,我们所渴求的“答案”,就是令我们欲罢不能的相关的人、事、物以及这个世界的内在原因和底蕴,即真相。而真相在哪儿呢?有人说过,不同的人对其所在意的真相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解析和感悟。
既如此,那么,无以计数的芸芸众生呢?想必他们和她们都有各自不同性状的真相认知?我想是的。
古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