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光
——2007年井底之光(五)
它的确是一个还想再去的地方。
它在太行山区。
它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内。
它是一个仅有720人的小村落。
它非常穷,它也异常美。
它是井底。
井底村有一条挂壁公路,从1995年到2000年,由村里人义务修筑而成。五年的春华秋实,五年的水远山高,八百双手终于向坚硬的石头掏出了一条路,它雄踞在绝壁之上,横空出世,惊天地,泣鬼神,这条路后来才得到外援逐步拓宽。请来挂壁公路走一走吧,看到那嵌入洞顶的四个大字“天路入云”,你会油然想起那句久远的口号:人定胜天。
马兄说最早的井底村民可能是一些不能继续在“井”上生存,逃离至此的落魄之人。井底是避难之所,清幽之地,世外桃园。四面环山的井底村林木漫山遍野,一片苍郁。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喝的是天然泉,烧饭洗衣是天然泉,就连冲厕所也是天然泉水。村里的男女老少皮肤光洁,牙齿白净,得益于山水的滋养。在井底,我一次次掬水洗脸,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皮肤就像久旱逢甘露,绵润许多。你不能不爱井底的水,它对你只有庇护绝无伤害。
王同学曾在井底村的古街边席地而卧,马上有村民递过来一块棉垫子。在井底村的饭店里,小碗面的量比我们通常买到的大碗面还要多。那日下山时,我们走进一户住在半山腰石板屋的村民家。累得一塌糊涂的穆姐看到他们有一辆三轮车,执意要租它下山。男主人反复说明下边的路很好走了,也不长。他虽然家境贫寒,却不愿意去挣你无需花费的钱,他是在为你省钱啊。你不能不爱井底的人,他们保留着纯朴的民风。
在井底,我也买了一包花椒。樊女士买了五包。管同学提醒穆姐买花椒时,她一脸愁苦:“我家一年四季不开伙,我要花椒做什么?”在潞城樊女士还买了一些驴肉。我知道她在为来不了井底的人做准备,她也为不在井底的时候做打算。我更醉心于带上车的大小石头,至于花椒买一包是凑热闹。我不在乎花椒鲜不鲜,甚至不在乎花椒有没有。记得走绝壁栈道时,我一手扶栏杆,一手扶山壁才敢迈步前行。樊女士却没有依附任何凭借,走得不疾也不缓,完全是逛自由市场的样子。樊女士说话时有着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只有在忍俊不禁的时候才露出笑容,笑容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娇羞,这种神情已经鲜见了。当我惊叹她的从容淡定时,她说她也害怕。能克服惧怕保持闲庭信步的状态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害怕时定然会尖叫和发抖,除非我不怕。井底的女人天天奔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心系她的玉米地和花椒树,不能不去面对崇山峻岭,害怕二字早被她们利落地踩在脚下了。不同的女人经营不同的人生。每当路遇井底的女人,常会被问“要不要花椒”“买花椒吗”,陈旧的衣衫,急切的目光……
管同学曾经计划家家带一些玩具书物来井底,送给需要的人。由于张三闲了李四忙,李四闲了张三又忙,一直凑不到一个档期。这次行动也是急就章,临时组合即刻出发,计划自然泡汤了。井底的可爱女孩没有布娃娃抱,井底的淘气男孩没有手枪玩,他们跟着大人上山拾柴摘花椒,他们提着篮子守着冰柜做买卖。几乎看不到一条女童的漂亮裙子,一套男童的精干背心短裤穿在井底孩子的身上。
井底的村长说他们在治理垃圾方面倾注了大量心力,从而保证这个陆陆续续有游客往来的民俗村环境宜人。其中有四名清洁工常年工作在一线,一年下来,每人1200元。
一年的工资:1200元!!!
井底村人的屋子里,依然张贴着大幅的毛主席像。
我站在这位世纪伟人的画像前,心头泛起阵阵难言的情绪……
(200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