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自己可能面临的工作情况
学校每到六、七月份就要为下一个学年的课表做好准备,这是我们教研主任的职责,他负责给所有任课老师安排课时。
上多少课、上哪个年级的什么课,是老师每个学年末最关心的问题,所以都会纷纷找教研主任沟通。
我也找了,但是在找之前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列表,上面以表格形式依次列举了各个年级学语文、对外汉语和对外德语课的学生,记录了ta们的名字、人数和ta们每星期该上的学时数,打印在一张A4纸上。
因为我是学校唯一的汉语老师,列出这个表格,我就可以推断出我下个学期上的课时数。
好家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加上我宿管的工作量,差不多40节课,而我们的正常工作量只有25节。
明确自己理想的工作情况
记得今年小灶的一个话题是:如果你不需要考虑金钱,你现在会做什么?
我给出的回答是:继续做现在的工作,但尽量少一些课时,让自己多一些看书和写文的时间。
40多节课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虽然钱可以拿得多一点,但是跟我自己的计划和设想差距太大,所以决定跟老板如实沟通。
德国老板相对而言,比较尊重员工的意见,教员不愿意加班,领导不会强迫。这一点,我开始也不知道,是跟另一个同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的。德国人,不管什么职位,他对他的工作时间相对而言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节省上司的时间,用共赢的思路沟通
德国人的时间管理人性而精准,不管是去医院看医生,在大学见教授,还是在单位见上司,都可以预约时间。
于是我跟教研主任的秘书约了个时间,然后带着我估计的学时数明细表,直接跟主任说明了情况。并表示,可能的话,我可以不当宿管。
他看到我手里的表格时,眼睛一亮,因为这个表格可以节省他排课的很多周折。不过教研主任只管排课,宿管和教员的人事调整必须找校长。他没有点头,但是他了解了我的真实想法。
没过多久,校长找我谈话,想必教研主任把我的情况转达给校长了。他想当面问我,是否真心不再想当宿管,因为我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老师,学校又有三十来个住校的中国学生,校长表示,希望我继续留校。
我跟他说了三个情况:
1. 课时太多,我又不愿意加班,必须减工作量。学校有很多人可以当宿管,但是汉语老师只有一个。
2. 即便不再当宿管,我仍然是学校的老师,每天都会到校,中国学生有什么事情,我仍然可以出面协调。
3. 男友不愿意跟我一同住在学校,所以我迟早还是得搬出去。
校长在谈话时并没有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我当时已经听到一些传闻,说某某想接我的班做宿管,心里隐隐感觉到希望比较大。后来又过了两个星期,我得到了校长正式的回复,我从下个学年开始结束宿管工作,专职任课。
结语
宿管已经当了近三年了,很多同事都说,我要做好思想准备,至少当七年。自己都没想到,三年就结束了宿管的工作,下一个学年能保证更多的时间看书、写文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站在上司的角度看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节省上司的时间,用共赢的思路考虑周全,跟上司的沟通将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