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和新的咨询师工作了第三次,咨询师问了一个问题:在你的表达里,我几乎听不到关于情感的部分。那一刻停下表达,感受了一下,在自己的生命里,几乎很少有情感的部分。
在记忆中,父母的互动中几乎没有情感的流动,有事说事,没事各自忙着。对孩子的互动也几乎没有情感的表达,无非是生活要健康,学习要进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喜怒哀惧惊恐悲是人与生俱来的情绪,没有好坏对错,遇到对应的事件就会激发相应的情绪,但是在成长的环境中,只能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而消极负面的情绪是不允许被表达的,长期以往,情绪情感都会被压抑到潜意识里。
正如一个人不太会笑的人,一直保持严肃的表情,往深处看,却是因为他不会哭。负面情绪被压抑之后,正面的情绪也同样无法被表达出来。
我有情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表达不出来呢?是因为和情感有了很远的距离,或者说很久都没感受到这个部分了。所以感觉都是模模糊糊,又怎么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呢。
可以体会一下火山爆发的感觉,情绪能量被长期压抑,会一点一滴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能量和张力都特别大,满足了一个触发条件后,巨大的能量能喷射而出,这样的破坏力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关系,甚至是伤到自己。而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自己远离这样的地方,不去触碰它。
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一旦产生,如果不能被释放或化解,就会一直存在。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把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出来,才能更好的靠近自己的情感部分。这里需要自己有更多的定力和觉察,很多情绪很细微,一闪而过,如果没有及时捕捉到就要等待机会再次去靠近。
认识到自己积极正面的情绪和消极负面的情绪都是原本就存在的,觉察到,感受到,再表达出来,情感的河流才不会说一潭死水,能流动起来的情感才会体现一个活生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