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平平会-向内扎根,方能枝繁叶茂

假期结束了。秋叶大叔的《真红利》,我读完了。合上书页,最大的感悟变得清晰:与其追逐风口,不如修炼内功。真正的成长,是从“向外求”到“向内修”的转变。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新的概念层出不穷。我们总怕错过什么,疲于奔命。但那些转瞬即逝的东西,真的值得我们耗尽心力吗?

我的工作,是培养护理人才。我见过太多聪明的学生和老师。他们能力很强,却常常焦虑。焦虑技术更新太快,焦虑竞争太激烈。

为什么焦虑?因为眼睛总是看着外面。看着别人发了论文,看着别人得了奖。于是不停地追,很累,却很迷茫。

后来,我明白了。真正应该投资的,是那些不变的东西。是那些能随着时间增值的能力。

对护理学生而言,不是背诵最新指南,而是理解疾病背后的逻辑。是敏锐的临床观察力,是温暖的沟通能力,是面对不确定性的稳定心态。

对带教老师而言,不是炫酷的教学技巧,而是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是把复杂问题讲清楚的功力,是发现学生潜能的眼光。

这些能力,不会过时。它们像大树的主根,扎得越深,树冠才能伸展得越远。

如何修炼我们的“内功”?三个建议,分享给大家。

第一,找到你的“核心根脉”

问自己一个问题:抛开一切外在头衔,我真正赖以生存的能力是什么?对我而言,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育人成果”的能力。这就是我的根。所有努力,都围绕它展开。

第二,建立“深度练习”的习惯。

真正的修炼,都在日常。每天留出“不被打扰的一小时”。用来精读一篇文献。或者复盘一次教学。深度思考一个临床问题。这个过程很慢,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坚持,你的根基会完全不同。

第三,创造你的“价值飞轮”。

让你的能力形成闭环。比如,我把指导学生科研的心得,写成日更文章。读者的反馈,又反哺我的教学。这就是一个“教学-写作-反馈-提升”的飞轮。你的能力在其中不断循环、增强。

教育,本就是一场“向内修”的旅程。我们无法给学生他们没有的东西。我们只能给学生我们已经成为的样子。

一个内心丰盈、专业扎实的老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他站在那里,就是教育本身。

希望我们都能沉下心来。停止盲目地向外索求。开始坚定地向内建设。

在自己的领域深深扎根。不必担心错过外面的热闹。当你根深叶茂时,整个世界都会向你走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