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小西今天找我聊天,她说:“我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在意到什么程度呢?就连说句话,都在担心,想着说这话会怎么样?晚上还会想白天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然后就失眠了,也就越来越不敢说话了。我觉得这跟原生家庭有关。我妈妈一个老好人,她从小就叫我忍、包容。所以我就一直忍,直到结婚后,总是跟老公吵架,老公觉得我对外人太好,对他不好。没办法,因为我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问心无愧。但是这几年发现,因为忍让会让自己内心受伤。”我回答到:“所谓问心无愧,你对得起所有人,但最对不起自己。以后要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学会与自己对话,拥抱内在受伤的自己。”听到这里,小西哭了。
2
同学小侠,13岁父亲去世后大姨妈给母亲介绍了一个伴侣。小侠心里很不情愿,天天跟继父作对。有一天母亲找她聊天,告诉她:“家里没个男人,就会被欺负的,你爸刚走那几天,隔壁村的光棍在家赖着不走,前天对门那家人欺负我,把我种菜的田收回去了?我找个男人,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希望你能理解。”从此以后,小侠学会了忍,哪怕是继父喝醉酒,把睡着的她拉起来骂,她也只能回到被窝里哭着埋怨父亲为什么走得那么早。就这样一直忍着,小侠就长大了。长大了之后,她就变得很敏感,也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就算她意识到不能这样,但是依旧无法摆脱。无独有偶,她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很多人都会说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我想说,你对得起所有人,唯独对不起自己。凡是隐忍到了一定的地步,就会受内伤,就像一个小孩,独自蹲在角落里舔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