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已经两周七,之前一段时间,米粒无论在家里哪个角落玩,抑或是推着他的推车在家里转悠,总要人陪在身边。但最近,一段时间来,他已经完全可以独自在一个空间玩耍。
昨天晚上,吃饱饭的他想在游戏房里玩沙沙。于是,他拉着我的手到了游戏房,我说:“你可以自己先玩一会儿,我先吃饭嘛?”米粒说:“我一个人会怕的。”我尝试着和他说:“米粒,等妈妈吃饱饭了再来陪你玩。我把点读笔打开,听点音乐或者听故事,让点读笔陪你一下。如果你觉得害怕,或者遇到什么麻烦,你就大声喊妈妈,妈妈马上就过来,可以吗?”米粒虽然不是很愿意,但也答应了。游戏房和餐厅之间的距离需要走过一条走廊,虽然不长,但我们没有开灯。起初,我还有点担心,他是不是真的会怕,所以又回去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小家伙自己拿着点读笔在看书,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我就安心地回去吃饭了。这种由内表现出来的安全感,让我很是欣慰。
在给予孩子安全感方面,我妈妈做得比我好。在米粒还不会独立坐的时候,阿嬷要做家务总会把他背在身上,无论米粒醒着还是睡着,她说这样米粒才不会因为找不到人而害怕。米粒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她都会把米粒放在能看得见她的地方,让米粒随时抬起头来都能看到阿嬷。等米粒会走路了,他有时候也不会乖乖在某个地方玩。于是,她要吗让米粒帮忙择菜(虽然大部分情况是捣乱),要吗弄点菜给米粒过家家,炒菜。总之,只要米粒没做好准备自己呆在一个看不见她的地方玩,她都会把他带在身边。她说,一来既可以照看米粒的安全,二来让米粒看得到她有安全感不会害怕。
米粒闹情绪的时候,我一般的第一反应都是,和他杠。只要他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会不自觉地想让他先意识到自己的错,再安抚他。但我妈不是这样的,我妈提醒我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先抱一下他。这句话的确无时无刻点醒我: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的情绪,在这基础上你想让孩子在认知上意识到的所有的“道理”才能被孩子接收到。所以,米粒和阿嬷之间发生的各种摩擦,阿嬷的原则从不退让,但她也总是能做到先看到米粒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安抚他的情绪。在我“教育”米粒的时候,她不会冲出来阻拦,也不会插嘴,但在恰当的时候,她会提醒我要看到米粒的情绪。这才有了例如米粒非要抢别人东西,我坚持不可以如此,米粒大哭要挟,我只是很平静地抱着他,等他哭完,再跟他说为什么不可以,等等等的事例。而这样的阿嬷,反而在米粒面前最有权威。
或许,米粒从阿嬷那里等到了足够的爱和支持, 家里人在阿嬷的影响下,也做到了这些。所以,米粒从小也表现得很大胆。走在路上,他经常会主动和别人问好,去到哪里,会主动跑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今,他的内心也开始有足够的力量支持他独自一人在一个空间里玩耍。很感恩米粒能有这样一个阿嬷,把这般温暖的爱和支持给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