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日日,用诸侯王的礼仪安葬北乡侯。
司空刘授因为阿谀投靠阎氏奸贼逆党,再加上聘用官员不称职(提拔李闰的哥哥和阎显亲戚),被撤职。十二月一日,任命少府河南郡人陶敦为司空。
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来到皇宫门前为杨震鸣冤叫屈;诏令任命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赏赐一百万钱,按照三公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杨震的亲朋故旧、门人弟子凡是知道这件事的全都来参加葬礼。当时有一只一丈多高的大鸟降落在杨震的灵堂前面,地方官连忙把这件事向朝廷汇报。汉顺帝有感于杨震的忠直,诏令再次用中牢(猪羊二牲)祭奠杨震。
议郎陈禅提议:“阎太后与皇上并无母子恩情,应该让她迁出京师,移居别馆,今后永不相见。”群臣都表示赞同。
司徒掾汝南人周举对司徒李郃说:“古时候瞽瞍寞(虞舜的父亲)几次想要杀死舜,然而舜对他更加孝顺。郑武姜谋杀郑庄公,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不再于母亲见面;秦始皇赢政怨恨母亲赵姬淫乱,把赵姬长久关闭在离宫,后来他们分别被颍考叔和茅焦所感动,重修孝子美德,史书对此赞美有加。现在阎氏一门遭诛杀,太后被幽闭离宫,如果她因为悲伤和愁苦闹出点病来,或许就会一病不起;到那时皇上该怎么面对天下人!如果听从了陈禅的提议,后世将会把致使皇上不孝的罪责归于您身上。您应该给朝廷上封事,请求皇上供养太后,按照惯例率领群臣定期朝觐。以便上应天心,下和民意!”
于是李郃按照周举的意思给朝廷上了一份秘密奏章。
永建元年(公元126年)
春,正月,汉顺帝带领群臣前往东宫朝见阎太后;阎太后这才安下心来。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阎氏去世。
[点评]
在离宫被幽禁半年多的阎太后郁郁而终。她做梦也没想到,梦寐以求的最高权利到手仅三个月就丢失了,并且还害惨了自己一家人,最终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或许这就是现实版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吧。不过还好,汉顺帝并没有取消她的皇太后封号,依然允许她和汉安帝刘祜合葬恭陵。
正月二十九日,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因为阿谀、攀附权贵被撤职。司徒李郃也被撤职。二月二日,葬阎太后于汉安帝恭陵,谥号安思。二月四日,任命太常桓焉为太傅;任命大鸿胪、京兆人朱宠为太尉,掌管尚书事务;任命长乐少府朱伥为司徒。封尚书郭镇为定颍侯。
陇西郡羌人钟部落造反,护羌校尉马贤前往平叛,在临洮县(又称狄道,甘肃兰州)展开激战,羌兵被杀死一千多人,钟羌部落投降。凉州恢复安定。
秋,七月二十一日,任命卫尉来历为车骑将军。八月,鲜卑人进犯代郡,太守李超战死沙场。
司隶校尉虞诩上任数月,奏免了冯石、刘熹,又弹劾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侧目而视,认为他过于苛刻。三公一同上奏弹劾虞诩,说他“盛夏季节,肆意逮捕、关押无罪之人,吏民深受其害”。
虞诩上书替自己辩解:“法律是为泛滥的社会恶习设置一道提防,刑罚是给野马一般的百姓戴上嚼子和缚上缰绳。现在州把政事推诿给郡,郡再推诿给县,层层往下推卸责任,老百姓投诉无门,怨恨不已。庸俗的官吏以苟且、宽容为美德,视严格执法为恶行。我所查处的贪赃枉法案件错综复杂,牵扯到不止一两个人。三公恐怕就是担心被我弹劾,所以才先下手为强,对我进行诬陷。我准备像史鱼一样,用尸体向皇上进谏!”汉顺帝看了虞诩的奏章,没有给他降罪。
[注释]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老病将死,对他的儿子说:“我数次对国君说蘧伯玉贤德,但国君并不任用蘧伯玉;我说弥子瑕是不肖之人,国君也不将他撵走。身为人臣,不能进贤,退不肖,死后不应该在正堂治丧,你就把我的灵堂放在旁边小屋好了。”史鱼死后,国君问灵堂为什么不在正堂,他儿子就把父亲的话告诉国君。国君于是马上召见蘧伯玉,任以官职,斥退弥子瑕,将史鱼灵堂改设正堂,行礼完毕之后才离去。
中常侍张防卖弄权势,接受请托贿赂;虞诩对他立案侦查。然而虞诩屡次上奏侦查结果,都得不到回音。虞诩愤怒至极,自己把自己关在廷尉狱里,然后给汉顺帝上书:“从前孝安皇帝任用樊丰,致使皇室正统被废黜,社稷几乎倾覆。现在皇上身边又出了个张防,操弄权柄,胆大妄为,国家再次面临危机。我不能与张防同殿为臣,所以自投廷尉狱听凭皇上惩处;以免让自己再走上杨震的老路!”
张防知道虞诩这回是要跟他死磕了,于是赶紧趴在汉顺帝脚下,流着眼泪哭诉自己冤屈。结果虞诩因罪被遣送左校尉府罚做苦役。然而张防还不罢休,他非要置虞诩于死地而后快。两天之中,四次拷打、审问。狱吏劝虞诩自杀算了,虞诩说:“我宁可被当众处斩也不自杀,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看看!假如不声不响的自杀了,谁还能分辨出是非呢!”
[点评]
那些不肯受辱情愿自杀的大臣是硬汉,象虞诩这样受酷刑仍不肯向奸党屈服,要活着跟他们斗到底的更是硬汉。
浮阳侯孙程、祝阿侯张贤先后请求面见汉顺帝;孙程说:“陛下与我等谋划夺回江山之初,是那样的痛恨奸臣,知道这些人最终会颠覆国家。然而陛下登基之后又做起了与前朝相同的事,凭什么指责先帝纵容、包庇奸佞呢!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却遭逮捕下狱;常侍张防贪赃枉法罪证确凿,不但没有受到制裁反而倒打一耙、陷害忠良。今观天象,有客星犯羽林星宿(有“赤星守羽林二十日臣弑主”之说),这是宫中有奸臣的星象。请陛下赶紧把张防抓起来关进监狱,以便回应天象。”
[点评]
顺帝对宦官多所纵容,顺帝朝实际上成为东汉宦官全面专权的起点,此后,朝政在外戚与宦官的你争我夺中摇来晃去,皇帝事实上成为傀儡。但尽管是宦官出身,孙程这样既有拥立之功,又对皇帝忠心耿耿,还不祸乱朝政的宦官,应该是每个皇帝都喜欢的。估计后来被宦官挟制的那些皇帝,心里都会嘀咕一句:你看别人家的宦官孙程,朕怎么就没这样的好福气呢!
当时张防就站立在汉顺帝的身后,孙程厉声呵斥:“奸臣张防,还不赶紧退下!”孙程迫不得已,只好一溜碎步小跑,躲进东厢房。孙程接着说:“请陛下赶紧下令逮捕张防,不要给他机会去向阿母(汉顺帝乳母)求情!”
汉顺帝征求各位尚书的意见。尚书贾朗一向与张防关系不错,就站出来证明虞诩确实有罪;汉顺帝被闹糊涂了,于是对孙程说:“你们先出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这时候虞诩的儿子虞顗以及虞诩的一百多名门生,打着幡旗,在宫门前拦住中常侍高梵的车子,向他诉说虞诩冤枉,磕头都磕出血来了。高梵入宫把情况向汉顺帝做了汇报。结果张防被认定有罪,流放边地;贾朗等六人包庇坏人,欺君罔上,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免官。同时赦免虞诩。孙程又上书陈说虞诩有大功,措辞直率、激烈。汉顺帝有所感悟,任命虞诩为议郎;几天之后,升迁他为尚书仆射。
[点评]
虞诩的遭遇,像坐过山车一样,生死只在偶然之间。虞诩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