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段时间,我们都强制留在家中,为国家出一份力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一些兴趣,以免困顿的心失控。
这不酷爱针线活儿的张妈妈,可以留出足够的精力缝制一些生活中的大件用品了。
她略带轻松的缝制着精心布置的门帘,她常说,生活中能省的就省,老天爷赋予我们事物,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有些生活杂事,能自己学会的就尽量学会,终究还是生活啊。
她的心,还是有些人不会理解的,或许只是故作糊涂罢了。就说这个门帘,因为是一块布一块布拼凑起来的,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制作起来那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就有不和谐的声音“买块布才花几块钱了,费这劲撂蛋”,真是原话啊,可是她真的舍得花钱吗?她花钱都是一分一分算计的,根本舍不得,重要的是,她根本体会不到制作过程的愉悦感。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张妈妈也就是当玩笑话听听。
这种来自两个方向的思维,生活中处处都是。
■■[2]■■
还记得小时候,炎热的夏季,习惯穿凉鞋,因为不小心磕碰了脚趾,发炎了,看过医生后,需要每天早晚两次打针。
一天傍晚,下起了大雨,碰巧父母不在家,本来我可以自己去的,可是现在下这么大雨,地上积水很闹心的,我真不想去打针了。可是,转念一想,不去打针,岂不是耽误了脚伤的恢复。再说了,爸爸回来要是说落我怎么办?
最终,我还是一瘸一拐的去打针了。
本以为,父母回来会夸我自己去打针了。没想到,他们回来后,一听我去打针了,劈头盖脸一顿数落,这么大雨去打针,这水都把脚泡烂了,打针还有屁用?
我的心这个寒啊,我矛盾的纠结你会知道吗?我走在路上一边忍受着难受,一边还要担心会不会挨说,这些你会想到吗?我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我的害怕你会想到吗?
我真的好委屈,可是我什么都没说,就这么全都受下了。
现在想想,父亲也是为我担心,他一贯的用自己以为的方式关心着我们,他的苦心我理解了,可是我的心却接受不了他。
这是多么久远的事情,可是我却忘不了,我总想问问,假如那天我没有去打针,你是不是又会埋怨我不懂事为什么不去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