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7号到现在,一直处于“无法接受~期待重启~学习接受”的状态。不知道为什么沉浸在抑郁状态中,写不出文字,对周围的一切无力反抗,无动于衷,比如春晚压根没有兴趣看,甚至没有完整看完一个节目。
大概是年底,初一黑暗总结时刻,似乎积累经年、从不曾真正面对的“黑洞”爆竹般爆发——情感、自我认知面向,或者生命本身的永恒话题,例如生死。
2018年有很多名人去世,比如3月有幸见到的清德长老,也有很多自己身边的亲朋,比如二舅、朋友s的父亲等。包括一年来备受困扰的健康状况。这些让人无力面对的事实,如同太阳每天正常升起一般,或许这便是人生的真相。
一方面看到了未来终极的答案,如此真实与灿烂,另一方面跃跃欲试的“黑洞”,形成一股不断吞噬心力的力量,无法抵抗,唯有惨淡面对。体会着一缕缕的沉重像烟一般弥漫,安住于平平淡淡的生活,该是多么落地的体验!当你无法浸入生命的精进,出离现实的羁绊,那不如接受它,哪怕允许一切的发生。
这时节看凯特·布兰切特的电影,便像一针强心剂。她的深度、精妙、笑容,无不像一幅完美的投射,折射出心目中对自我的期许,充满生机,洋溢活力。从“凯特·布兰切特”这一关键词,涟漪出数圈视觉印象,瞬息丰富,多彩美丽。沉沦于凯特的笑颜,与周边的细节疏离,春节似乎与我无关。很有趣的是,当大段摘抄《月光诗篇》的诗句(见下文《One Art》),文字如跳跃的蝌蚪纷纷涌出,万念瀑布跃出脑海,连接未来与此刻,普贤王如来的光芒引爆混沌。我们与生死比赛奔跑,无法掌控此刻感觉好或者坏,遇到的一切怎样,让烦恼的归烦恼,该做什么做什么。enjoy这复杂的交织!
One Art
一种艺术
by Elizabeth Bishop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
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
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
有意消失,因此失去它们并非灾祸。
Lose something every day. Accept the fluster
每天都失去一样东西。接受失去
of lost door keys, the hour badly spent.
房门钥匙的慌张,接受蹉跎而逝的光阴。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Then practice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
于是练习失去得更快,更多:
places, and names, and where it was you meant
地方、姓名,以及你计划去旅行的
to travel. None of these will bring disaster.
目的地。失去这些不会带来灾祸。
I lost my mother’s watch. And look! my last, or
我丢失了母亲的手表。看!我的三座
next-to-last, of three loved houses went.
爱屋中的最后一座、倒数第二座不见了。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I lost two cities, lovely ones. And, vaster,
我失去两座城,可爱的城。还有更大的
some realms I owned, two rivers, a continent.
我拥有的某些领地、两条河、一片大洲。
I miss them, but it wasn’t a disaster.
我想念它们,但那并非灾祸。
—Even losing you (the joking voice, a gesture
—即使失去你(戏谑的嗓音,我爱的
I love) I shan’t have lied. It’s evident
一种姿势)我不会撒谎。显然
the art of losing’s not too hard to master
失去的艺术不算太难掌握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Write it!) like disaster.
即使那看起来(写下来!)像一场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