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主要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1. 如何面对一个哭闹要别人玩具的小朋友?
2. 为什么孩子哭闹就一定不能妥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3. 小孩子要东西和大人要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吗?
4. 除了让孩子明白,哭,撒泼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还应该交给他怎样的方式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去理解他不能得到东西的事实?
早上十点多,我拉着滑板车往小公园走去,滑板车上坐着手拿陀螺枪的孩子。
今天出来有点晚了,太阳在心无旁骛地曝晒世界,小公园的大人们躲在阴凉处,孩子们才不怕日晒,他们随心所欲到处玩耍。
我看到娃融入了集体中,就乐得自己躲在树下看书,只是偶尔抬眼看下他的位置,终是有点不放心。
不久,我注意到有个两岁左右的孩子,脱了脚上的鞋,朝娃扔去,娃用严肃又有点怒意的口气对他说:不能随便这么做!他重复了三次有余,我看了暗暗称奇,娃开始懂得理性表达自己了。
然而,很快,他就用惯常的幼稚的方式宣称他的无理取闹。
起因是,他用自己的枪和另外一个男孩换了汽车玩,玩了一会儿后,对方不愿交换了,可是他仍要霸占着汽车不肯交还。对方是一个两岁多的男孩,看他不还就抢,小男孩的奶奶很有方法,她教导小男孩说:你要自己的玩具时要和哥哥说,我现在不想交换了,我要自己的玩具,请你还给我。小男孩学会了,并且照做了。然而娃依旧死命抱着玩具,不肯归还,我于是上前劝说,并且带有强迫性质地从他手中把玩具还给了小男孩,娃立马大哭起来,对方奶奶因此想要劝说小男孩再次给娃汽车,被我阻止了,我悄声说,这习惯不能惯他,没事,他哭哭就好了(事后,我反省,可能孩子听到了,所以哭得像和我证明:不是哭哭就算了)。于是老人带着孙子回去了。
娃立马哭闹升级,先是作势要打我,然后把凉鞋脱掉往我的方向一扔,人就势坐在地上打滚,又哭又滚……我冷眼旁观,想着等他哭累了,再和他讲道理。
就这样看他哭了十多分钟,我表面装作不在意,其实心里却一直在忍耐。看他哭声小了,我走上前去抚摸他的背,想要平息他的情绪,并且极力惜字如金只感受他的情绪认同他的情绪而已,可是他的哭声反而变大,情绪更加激动,往常他哭一会儿后,我这样做是有效的,他通常很快就止住了哭声,可是这次不妙,可能和最近爷爷的宠溺有关,也可能和我的做法有关(强迫他还玩具还有和男孩奶奶说的悄悄话)我只得退开,让他继续发泄。
然而我刚走开,他哭得更厉害并且又开始打滚,整个脸和身子都贴在地上边哭边滚,我在稍远处看着,十多分钟后,仍是躺在地上哭声洪亮,仿佛在向我显示他的倔强不屈。
真不能哭太久了,天气这么热。我想,于是再次向前试图平息他的哭闹,无效,反而变本加厉,哭滾更严重,我怒了,给他屁股三巴掌,他继续哭,居然尿湿裤子,进而继续在地上滚,围观的老人劝我,走远一点别看,他就不会闹了。我倒不十分认同,但是我不能继续看下去,否则我会忍不住发飙,我牵着车子走到还看得见孩子的一棵树下给霖打电话,和他抱怨,也想要看看娃会不会因此跟上来……一点威慑力都没有,他在原地照滚不误……最后,只能我强拉着他坐上滑板车,然后拖回家。一路上,他仍是哭闹不休,到楼下,我和他讲道理,他仍是哭说:我要玩那辆车,我要买车!
无论他怎么哭闹,我除了沉默就是表示,你哭闹打滚你就什么都得不到!
可是为什么孩子哭闹撒泼就一定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呢?我问自己,如果他哭闹你就妥协,那以后哭闹就会成为他要东西的手段,就会变成家常便饭,这可是后患无穷啊。大概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对他的哭闹岿然不动。
我实在被他哭烦了,一面给他在浴室放洗澡水,一面打开电视放我硬盘里面的电影——都是好多年前的存货了,我太久没看电影了。
渐渐地,他被《红之猪》迷住了,哭声渐小,洗澡时却仍坚持要买车,我一言不发给他洗完澡,让他自己穿裤子,他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穿裤子,终于止住了哭声,这时他起码已经哭了一个小时以上。
我一边洗衣服一边想,面对孩子的这种哭闹,到底要如何处理才是有教育意义的?孩子因为要玩具哭闹撒泼固然大人是不能纵容,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是有没有除了让他哭累而罢休的对策呢?转移注意力,我感觉在他刚哭或者哭声洪亮时是不奏效的,尤其孩子三岁以上,就更加没有很大的效果,除非像今天这样他哭累后才能被电影分散注意力,但是可以试试,不失为一种无法之中的办法。但是还有别的办法吗?打骂阻止,这不是对他情绪负责的一种做法,这是大人无法控制自我情绪的暴力行为,我不赞同。那么情绪认同有效吗?比如孩子一开始不肯还玩具的时候,我能表示认同他的情绪,和他说: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对不对?这个玩具很好玩是吧?妈妈看得出来你很喜欢它,可是你已经玩了很久了,让我们还给弟弟好吗?这样会有效果吗?他能自己主动还给对方吗?我不知道,我只是在他哭起来的时候,才表示认同他喜欢这个玩具,可是他仍是哭闹,之前我是在和他讲道理:这是弟弟的玩具,我们应该还给弟弟。我觉得天经地义,可是三岁八个月的他显然不肯接受这个道理。
有别的更有效的办法吗?小孩子要别人的东西或者要某样东西,和我们大人的需要有共通之处吗?
小孩子觉得自己喜欢,看到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抢玩,哭闹不还,要不然就是以哭要挟家里人买,懂事一点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但是不能强要的区别,他会默默放下或者忘记,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都以哭闹为主要表达方式。
大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权衡是否真需要,要则能买就买,不能买就努力挣钱去买,如果不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通过各种努力去证明自己值得拥有。大人会哭闹胁迫吗?也确实有那种寄生虫一样的成年不成人的人会这么干,但总归是异类,不是主流。
当然关于要还是不要,这是基于大人对自己需求的理性判断,是一个不断说服自己的步骤,小孩子似乎缺乏这种理性思维,能被灌输教导而尽早习得吗?我想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子,那么大人的这种理性思维恰是从小养成的,小孩子是能被教育的,大人需要反复固化培养他的需求认知能力,以帮助他知道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做出要与不要的决定,这不容易做到,但是肯定可以做到。
那么分析来说,孩子的哭闹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无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引起的吗?因为大人也会因没房没车而苦恼,我想对于经常因为得不到的东西哭闹的孩子而言,这是不一样的。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像大人一样有能力得到自己所需,所以就用哭闹来逼迫大人满足他的需求?如果他不哭闹他可以得到他的所需吗?事实上是,如果他的需要是合理的,父母通常会满足他,但是界限在于孩子的合理评判标准和大人的是不一样的,孩子可能觉得“我很想要”就是合理的理由,而父母却会觉得你的玩具太多了,你看到什么玩具都想要,哪怕这个玩具你真的很想要,但是之前因为给你买了太多玩具而坚决不打算再添置,那么这个时候对父母来说要某个玩具就是不合理的。父母可能觉得买教育用品是合理的,孩子可能觉得买一切他的所需都是合理的,所以合理不合理就变成了一个不对等公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人来教会孩子建立自己的合理和不合理系统,这和前文谈到的要与不要问题是同一问题,重在父母教育和坚守原则。那么就谈在父母觉得不合理的情况下,孩子有办法得到他的所需吗?哭闹,在有原则的父母面前是最无效的方式;和父母好好说,摆明理由,也许可能得到父母的认同,也可能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比如孩子要某样东西,自己攒钱或者挣钱去买,这往往是学龄期以后的孩子才可能具有的意识。那么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必须学会自己消化那种渴而不得的失望情绪,这就需要大人长期的理性引导和习惯培养了,让他自己明白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得到,有些东西没必要得到,有些东西需要等待才能得到,这说起来不难,可是对很多习惯哭闹要东西的孩子来说却路漫漫其修远兮。
晚上我和一个孩子年龄稍小的妈妈讨论这种情况,她说,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哄娃给他买吃的东西,比如牛奶什么的……这似乎是一种有效的安慰方法,但那好像在对孩子说,你想要的东西你得不到,那么我们可以给你买糖吃作为补偿。这样做好吗?我不能认同,明明孩子要别人的东西就是蛮横无理的行为,或者看到什么要什么,对快四岁的孩子来说,这也是长期惯出来的毛病,却因为怕他失望怕他哭,给他别的物质安慰,我觉得很不妥,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如果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却被以食物安慰,那么长大后他会不会也这样用食物满足自己无法得到的欲望?这只是我的猜测,并不能确凿,但值得质疑。
作为天生不足的孩子母亲,养孩子固然不容易。但是教孩子更是难上加难。我需要更留心他因先天不足被过份保护而形成的不良习惯,敏感且勤思,找到合理的疏导方式的决心,也更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此做出科学的行为判断,从而更好地知道何时该松手何事该放手。
三到四岁的孩子,需要让他养成良好的独立习惯,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完成。所以我得让那个一向被过度照顾过度宠溺的孩子从吃一颗枣子都是大人剔尽皮核到完全自己吃枣子,看起来容易,路却行走艰难。
放手,不仅仅是孩子表面的行为自主独立,它更是大人要面对的许多心路历程。简单看来,就是让孩子自己吃饭,但是大人却有各种放不下的恐惧担心不安,只有随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放手之路才能顺利完成,我深有体会。
当然练习放手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方法,如果大人缺乏耐心或者又有各种不放心,可以在教给孩子方法后,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大人依旧忙自己的事情,眼不见心为净,这样反而彼此都有空间彼此都有耐心,孩子往往会比父母在一旁不断指导、啰嗦、甚至粗暴地批评时表现得更好。这是我的放手经验。
啊,育儿之路道阻且长,我尚愿长久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