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斧声烛影”神秘面纱(71)

        第六章 “金匮之盟”真伪

          第三节 “金匮之盟”的证据(二)

(续昨)三,《宋史》的记载:“单传约”、“三传约”并存。

《宋史》关于“金匮之盟”的记载有多处,我们尽可能一一列举如下:

1,《宋史.太祖本纪第三》(卷一)有“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之语。含蓄地说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传约方式不明。

2,《宋史.后妃传》“前言”(卷两百四十二):“昭宪杜后…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观其(笔者注:指杜太后)训太祖以无逸治天下,至于豫定太宗神器之传,为宗社虑,盖益远矣!”开宗明义指出赵光义的皇位传承,是杜太后事先决定的。传约方式不明。

3,《宋史.杜太后传》(卷两百四十二):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笔者注:省略的为赵普记誓约,赵匡胤藏金匮)。

  《杜太后传》记载的是赵匡胤传赵光义,为“单传约”。

  4,《宋史.赵廷美传》(卷两百四十四):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赵廷美传》记录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单传约”,另一个是“三传约”,即“或谓昭宪…”后面的内容,且特别说明,赵光义即位后,任命赵廷美为“开封府尹”,赵德昭称为皇子(笔者注:实称赵德昭儿子为皇子)。

  5,《宋史.赵普传》(卷两百五十六)“(赵普)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笔者注:指杜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传约方式不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