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分享 |  恰到好处的分寸最舒服,懂得留白的感情最持久

作家苏心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棵共同生长的树木,彼此靠得太近了,互相滋扰遮挡,肯定长不好,甚至会枯萎。只有保持适度距离的守望,才能枝繁叶茂,华枝春满。”

守住距离是修养,把握边界是智慧。

学会保持边界感,给两颗心保持一点距离,为对方留出一些余地,才是成年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

1.物理边界

古人说:

频来亲也疏,久住令人贱。

人与人之间,如果隔得远,偶尔见一面会比较亲热。

但是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相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摩擦。

很多时候,保证自己的物理边界,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才是关系和谐的前提。

福楼拜曾说:

生活越亲近,心离得越远。

距离才能产生美。

人和人挨得太近,往往会放大彼此的缺点。

与其亲密无间,两相厌恶。

不如划清彼此的空间和疆域,保持距离,这才是友谊长存之道。

2.言语边界

《尚书》里讲:

唯口出好兴戎。

嘴巴,是最容易带来灾祸的地方,一个不慎就容易惹起争端。

说话之前,一定要先思量一下。

守住边界,把握分寸,一个人才能避免惹祸上身。

《礼记》里有一句话: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君子举止应慎重,容言要端庄,不要说不该说的话。

无论再熟悉的人,也不应该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从嘴巴开始,守住言语边界,才能学会尊重他人,约束自己。

3.精神边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与其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不如守住彼此的精神边界。

包容不同,尊重差异。

这样的关系,才能避免冲突,维系得更为长久。

作家特德·姜说:

“成熟意味着看到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彼此之间,学会兼容,相互留足空间,真正做到尊重对方的精神边界。

人与人之间,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接纳,和源于理解的尊重。

4.财务边界

我们常说:

兄弟不共公财,共财断往来。

亲戚也好,朋友也罢,尽量不要产生财务上的纠缠。

守住财务边界,才能保证关系不被污染。

法国作家莫洛亚说:

“友谊需要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

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

二者一旦混淆,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守住自己的财务边界,尽量不要和朋友产生利益上的纠葛。

不在钱的问题上赋予过多的人际顾虑,就不会滋生无端的烦恼。

5.情感边界

林清玄说:

有爱就有纠结,有情就有牵缠。

清官难断家务事。

面对别人的情感问题,我们这些外人最难分清是非。

一旦过度掺和别人的情感,往往会里外不是人。

成年人的关系,远比想象中脆弱。

尊重彼此的感情界限,不对别人的情感生活指手画脚,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分寸,也是一种成熟和智慧。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相处舒服,久处不厌。

6.

近代戏剧家夏衍和曹聚仁是一对至交好友。

但是两人却很少联系,经常十天半月才见一次面。

有次,夏衍的夫人蔡淑馨就问他,你和老曹关系这么好,你俩为啥不多走动走动?

夏衍就指着远处的钟楼问:“你听过钟声吧,如果将耳朵贴到钟上,它的声音美妙吗?”

蔡淑馨说:“贴得太近,耳朵哪受得了,当然谈不上美妙。”

夏衍点了点头,笑着说:“交友就如听钟,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的关系才会和在远处听钟一样美妙。”

恰到好处的分寸最舒服,懂得留白的感情最持久。

学会善待身边的人,不越界,不强求,不捆绑。

把握好距离,亲而有疏,密而有间,才能让关系变得醇厚绵长。

点个小赞,与朋友们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