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响应国家备战备荒疏散城市人口的号召,灵儿被大人们带到了康县。灵儿家没有农村的亲戚,只能投奔到在康县粮食局工作的舅舅这里。姥姥带着四个孩子:5岁的灵儿、快满一岁的弟弟、比灵儿大两个月的表哥还有两岁的表妹。
康县位于甘肃、陕西、四川的交界处,习俗接近四川。县城在长长的山沟里,一条路贯穿小小的简陋的县城,路的一边是一条小河,小河沿着高高的长满参天大树的大山根部流淌;路的另一边是沿着山修建的房子,舅舅的粮食局就在这些房子里。
每个星期天是集市,背着背篓,打着包头的山民们从四面八方来赶集,女人的背篓里背着各种农产品和野味山货,男人的背篓里是孩子,手里织着毛线。这里看清楚了,是男人背孩子织毛线!
灵儿最喜欢每周的这个集市了,小路沿着河边的那边一溜摆着各种好吃的好看的,有长着长长尾巴七彩美丽的野鸡、褐色皮毛的野兔和其它好多不认识的小动物,有甜甜的板栗,香香的土鸡蛋,还有各种好吃的蘑菇、木耳、核桃、土蜂蜜、蕨菜、和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大人们每次都会买好多好吃的,野鸡被吃了后, 大人们就把野鸡彩色的尾翎插到花瓶里当装饰品。
粮食局大院子的树上落满了麻雀,整天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地上拉了一厚层麻雀屎,踩上去软软的。年轻的舅妈说麻雀屎可以当肥皂洗手用,灵儿他们几个就把麻雀屎团成小团用它洗手,洗完后小手还真有点滑滑的感觉。
一次一家人正在吃饭,两个麻雀飞了进来,爸爸和舅舅拿着衣服把麻雀扣住,舅妈用泥巴团住麻雀,放到灶堂里烤熟,烤干的泥巴把麻雀的毛带下来,露出小小的麻雀,香味扑鼻,馋的几个孩子流口水。
每当下过雨后,灵儿和表哥就跟着大人们走过河上用两根粗木头架的小桥,爬到山上去捡山珍。茂密的树林里有好多朽木,一夜雨水,朽木上长出一层层的木耳和蘑菇、地皮,每次她们都满载而归,吃不完的就晒干装到大麻袋里,等她们回城的时候,带了几麻袋回去。
姥姥和舅妈照顾不过来四个调皮的孩子,舅舅就送灵儿和表哥去上学。校长看她们太小不想收,灵儿说:我会写字,也会做算术题。校长给她一个作业本和一只铅笔,灵儿写了: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又做了几道个位数和十位数的算术题,校长惊喜地说:这么小就会学习了,那明天来上学吧。
灵儿和表哥每人提着一个小木凳去上学。学校建在小河边,房子都是土坯的墙壁,茅草的人字形屋顶,窗户是长方形的空洞,天一下雨,雨水就往教室里飘。课桌和凳子都是土坯垒的,灵儿和表哥的小木凳很招孩子们稀罕,别的同学经常趁他们不注意时把凳子拿走,他们两个整天找凳子,还跟同学为了抢凳子打过几架,甚至课间的时候他们俩都要留一个看凳子不敢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