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因为不愿意面对考试后的挫败情绪,决定不参加摸底考,在家休息两天。
昨天,刚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一直在自己的思维故事里出不来,好在修炼了10个月,我知道这是我的思维故事,我也知道我现在出不来,当然这也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使我选择了通过意志力来控制力自己的行为,当然无论如何控制,只要故事在它就会影响我,所以,和儿子相处总是磕磕碰碰,当然伤害不大,毕竟10个月的时间,还是建立了一些自动化应对的模式,一种伤害不大的但无法真正倾听孩子的自动化应对模式。
今天,早上我情绪平稳了,我能从这些故事中走出来了。
儿子9点起床,从房间跑出来,我没有任何行动,语言,我在看儿子,我看到的儿子是情绪比较平稳,脸色不错,9点钟就自然醒了,睡眠需求好像在减少。
于是,我跑过去抱了一下儿子“你这段时间睡觉时间好像在 变少,这么早就行了,睡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儿子表达说。
但是,我看到的他并没有多少疲倦感,是这段时间起床精神最好的,甚至比暑假还早,我不是很理解儿子的表达。
我开始进入分析,是不是早上起来,马上要面对的是吃东西吃药,但是他又没有胃口?
我试探着说“是不是没有胃口?但是必须吃点东西?”
儿子“嗯”了一声,情绪平稳。
我说“真可怜,吃不下东西,还必须吃,确实让人烦,吃饭本来是件幸福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痛苦,好可怜。”
我感到的是儿子放松了下来。
“我稍微给你弄一点面包,然后把药吃了,好吗?”
儿子点头表示同意。
吃了一大口面包,吃完药,儿子就拿起了pad。
我当时脑中的思维是,昨天晚上和儿子确认过了,他没法去学校是因为无法面对挫败。
昨天晚上,我想了一段文字,我想让儿子看到他第一次发病的时候也是因为无法面对挫折,他当时多么的糟糕,现在他面对了一次次的挫折,但是表现的越来越平稳,他的抗挫折能力正在以一种缓慢的方式提高,我也想让他看到,我10个月前刚刚面对他抑郁事实的时候多么的恐慌,然后我经过了10个月才到了现在的样子,而很多家长花了两三年也没有提高自己对恐慌的应对能力,我想让他看到这件事只能是缓慢的过程,而且,他已经做得很好,比他想象的要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我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这些,但是,当我看向孩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一心一意地,非常专注地,努力地,平静地打游戏的儿子。
我意识到想表达这是是我的需求,不是此时此刻孩子的需求,孩子现在需要的安静的游戏,我如果在这个时候表达自己,儿子不可能听进去,于是,我我闭了嘴,我再次看向这个认认真真打游戏的孩子。
以前,看到他的时候,我的自动化思维是,打游戏会害了他,我不喜欢,我要个改变他,但是我什么也做不了,然后,就是焦虑,无力的情绪。
今天,这些思维没有了,看着这个认真打游戏的孩子,我非常平静,甚至生出了他很可爱,他现在很平静,很安详,一切都很好的感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好像进入了没有思维只在现实中的时间,然后,我体验到了一种平静地愉悦,看到猫我想笑,看到沙发我还是想笑。
这是我这辈子,第三次进入这种状态了,第一次,是因为突然的觉悟,第二次是暑假里突然生出我真正爱全世界的感受,这次是因为思维停止了我真正进入了现实世界。
我突然意识到,前两次和这一次其实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我不再被自己原有的思维故事影响,真正能看到现实世界后的体验。
太感谢于老师了,带我走入一个新的天地。
然后,今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看到有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搞笑的内容,我兴奋地想要和孩子分享,但是,他正忙着玩游戏,原来的我一定会被自己的思维故事带到失望的,受挫的情绪里。
而当时,我只是看到儿子只是认真打游戏的事实,这个时候他没办法关注我,于是,我停了下来,自己看着那条内容哈哈笑。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儿子主动来问我到底是什么内容。
天呀,他什么时候会主动来问我呢?看来不是儿子不问,不关系,是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影响了孩子。
第二件事是,我看到儿子打完游戏力,他背对着我在走路,当时我没有看到他的表情。
我想和他说一句话,然后我的思维故事是现在他暂停了,可以和他说话了,我叫了儿子一下“喂。”
儿子马上发怒地对我说“别烦我,我现在没有心情。”
儿子的怒气引发的我的念头是,我儿子发怒了,他发怒了,太好了,为什么他今天这么容易就发怒了?以前,为什么没有?是不是他也感到了我对他的倾听呢?看来我以前做的真不好!
我看到了这些念头,但是我觉得这些念头不错,我决定让他们继续影响我。
然后,我看向儿子说“看来游戏失败了呀,让你很挫折,不过显然你应对游戏失败挫折的能力很强,平复得很快。”
儿子不吭声了,继续玩游戏,还会偶尔喊一下,这个怪是变态,哪个傻逼设计的这些关卡。
我心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