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不能复古,必须与时俱进…”
曾师以“国学现代化”理念解读《论语》: 子罕篇#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达巷党人:『达巷』是党名,古时以五百家为党。
️御:即驾车。
主旨
孔子听到别人的赞美,谦虚回应。
今译
达巷党的人说:“伟大呀孔子!学识渊博,并不某种技艺以求成名。”孔子听到后,对门下弟子说:“我应该专于哪一种技艺呢?驾车?射箭?我看我还是专于驾车吧。”
引述
时代是变动的,专才太多,通才必然普受欢迎。通才过多,专才自然受到重视。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粗浅。专才多,表示大家重视专门知能,对通识下的功夫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通才受欢迎,是针对专才的流弊,自然产生的现象。大家重视通识,往往件件都懂却样样都稀松,不够专精,这是专才的需求,必然增高。
合理的比例,应该是专才多而通才少。像孔子这样的通才,无论什么时代,都十分罕见。大家尊他为万世师表,却不能说他有什么专业知能,足以使他成为某一门的大师。
生活智慧
(一)受到赞美的时候,应该怎样回应?可以严肃地谢谢大家的好意,可以轻松地点头称是。孔子在这里,则是幽默地有所回应。既然说没有特殊的专长,那我就专门驾车吧!表示他谦虚而不自满。
(二)如果孔子回答:怎么没有特殊的专长呢?祭祀的事情,有谁比我还在行呢?各位的观感如何?是不是觉得孔子太自大了?
(三)就算孔子有某一特殊的专长,也用不着他自己说出来。因为这种事情,自己说什么,实际上不一定算数。大家都这么说,才能算数。
建议
在求通之前,把某一种专业知能学会。有了专才再求通识。可惜大多数人局限于专才,不知进一步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