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你焦虑的根源。
所以你没法不焦虑——聚焦于一棵知识树,会让自己受限;但如果跨出专业,这个世界上有读不完的书,以及非常多“学了一定有用”的知识。
这种知识焦虑就是全民学习热的动力,不过这股热潮只停留在“如何学习”,而不是“学来干吗”的思考上。
今天中午听完苏苏老师分享的两种阅读方法:一是功力读书法,以问题为导向,带着目的去阅读,一定二选三切的方法去学习;二是知识晶体法,通过炼重点、建结构、画成品完成知识晶体的组建。
感谢苏苏特意分享关于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
下面是四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比如书的目录。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SWOT分析、公式等。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和说明书的步骤指南。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比如柱状图、饼状图等等。
苏苏老师分享说:
我们平时的思维导图是一个结构,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逻辑关系,简短总结,或者干脆就是整理自己要用的方法,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其实也就是我们把相关的知识点方法整理在一起,可以方便我们记忆和使用,就好像和我们整理四季的衣服一样,一旦混在一起,我们常常忘记还有一件这样的衣服。
听完分享,我又开始思考该如何阅读《跃迁》这本书呢?
因为全本书干货信息量太大,一下子无法全部吸收,我想从目录入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先部分吸收运用。
今天我选择阅读的章节是成长复利和终身提问者,特别有启发。
成长复利——为什么每天进步1%,却还是没有太多长进。
形成复利要满足两个条件:
每天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去;不损失本金。
放到成长复利上,意味着:
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不能忘记。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
首先是知识无体系化,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显然没法叠加到一起,互相不产生作用。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在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思考、碎片化体系、碎片化问题,终将劳而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成长复利是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式还是“问题树”——基于问题的学习符合复利的两个条件:
1. 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去,形成迭代;
2. 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
知识焦虑的解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
“如果我必须用一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
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终身提问者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不会在知识树里迷路,问题就是
他的明灯。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我们经常喜欢罗列书单、阅读清单、收藏清单,这些清单最大的问题是,始终没有动力去读,读了也没有实践的动力。
一个问题清单也许更加有趣和有力。
这个问题清单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你可以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
有的问题都列上去,然后用两个指标来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
所有的学习最后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来的所以有了学以致用的说法。
学习一万种工具方法,不去使用不去实践就等于没有用。
今天的阅读启发与践行意义是:知道了提问题比找答案更重要。刻意练习,做一个终身提问的践行者,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