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我等鄙陋之人,既非仁者也非智者,却偏偏有了仁者智者的雅兴,爱山爱水爱出游。喜欢徜徉于广袤天地间,观山月,听风吟,赏花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皆喜之乐之美之。
今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感觉隔离正在慢慢解除,小区出行不用登记量体温了。又想到明天的网课,愁云立即笼上心头。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日风满楼。于是带上儿子,驱车前往凤凰山再嗨一把。
凤凰山距我家20多公里,出家门沿着204国道奔驰,越过一个不知名字的高架桥和官庄立交桥,十几分钟的车程,来不及欣赏沿途的春景,凤凰山就在眼前了。
进入山下停车场,就见一个黑色大理石镂刻的石碑,上面工工整整的楷体字书写“凤凰山园区”几个大字,另起一行还有几个小字“山东省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落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看着后两行小字,瞬间觉得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高大上了许多。
抬头仰望,陡峭的石头台阶与山顶的凤凰亭呈一条轴线,空中亭子如凤凰般凌空展翅欲飞,巨大的石头笔直挺立,屹立千年,峭壁上白色的三个大字“凤凰山”是著名书法家崔子范先生所题,黑色的巨石,白色的字体,赫然醒目,恢宏壮观。
拾级而上,台阶两边古木林立,阴阴森森,心中不觉凉凉。偶见几个身影,清净寂寥。
据县志记载,凤凰山原名烽火山,山体由凤凰山、孤山 、马山 和神山组成,山中有“水母娘娘庙”,流传着一些神话故事。
大约五十级台阶时,有一烽火台,上面有明代县令王于民的题诗:
烽火台当此地多,
将军传警上巍峨,
喜今烽火山头熄,
月照行人夜渡河。
登到台阶顶端,看到一个天然溶洞,洞长20米左右,高大概2米,宽可能2米吧,没有查证都是估计数字。相传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洞府,被誉为“洞仙宝泉”,附近的一个村庄也因此得名“洞仙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过去这里佛音渺渺,灯光灿灿,香气袅袅。而今因为疫情,没有了尘世的喧嚣,变得安静而空灵。
左转向南继续攀登,是一条曲折的小路,地势陡峭,没有任何可以攀爬的东西,只能靠着手脚并用,奋力向上。想起了儿子三四岁时,带他去爬山,他认真的说,“我没爬,我是在走山”,今天忍不住取笑他“今天真的爬山了吧”。看着昨日的萌萌小童已长成帅气小伙,不由得心生欢喜。
不敢向下看,战战兢兢,两腿发抖,只能告诫自己稳住,稳住,生怕脚下一滑摔下去赔了身家性命。最陡峭的地方,是经过两块大石头之间穿过,窄窄的仅容一人通过,如果是胖子可能会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了。
猛一抬头,已到山顶,山顶很平坦,有两三百平米的样子。纵目远望,周边的村庄田地尽收眼底,房屋俨然,红瓦尖顶,能闻见村落间的鸡鸣狗叫。国道和立交桥上车流如水缓缓流淌。地里有几个农民在春耕,麦田一片碧绿,像给大地铺了一大块一大块的绿地毯,尽享春风抚慰。
来到山顶最北边的凤凰亭,虽然是一个现代作品,却也雕梁画栋,飞龙走兽,琉璃若花,光彩耀眼。亭下巨大的铜钟,撞一下,余音袅袅,响彻云霄。
坐亭中向下俯瞰,我这样的恐高者忍不住眩晕腿颤,连连后退。“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仙如是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伟人也有此语。回想刚才爬山的不易,古人诚不欺我矣。
习习的凉风阵阵吹来,心境得到久违的欢喜。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并非是因为澡洗的干净,花开的好,或者饭菜合你口味,主要是你心上没有挂碍。眼里闪过一道光,哪怕翻越一座小山,吹一阵风,只要内心喜悦,就值得体验。
长恨浮生欢娱太少,登上山顶天高地阔,又何必为了世间的虚名浮利而忽略了人生的粲然一笑?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天空。乐趣是自己培养的,生活是自己创造的。人生是一场单程线,既已启程,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那就一边行走一边在心中播下爱和希望的种子,等待有一天花开半夏,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