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期》是杨熹文的一篇文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不认识杨熹文。那时的我已经独自在失恋的泥沼里挣扎了三个多月。
因为害怕回忆和泪水腐蚀躯体,我试图把没有他的每一天都塞成满满的忙碌。虽然我做到了不逼问不纠缠不打扰,但是在那些个不眠的深夜里,回忆还是成为不可阻挡的浪潮拍打着现实的海岸。
我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刺猬一样,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
我不停地问自己:
为什么这么小心翼翼这么认真的我还是会失败?
为什么那个曾经深爱的人可以做到抽到断水的转身离开?
为什么我会瞎了眼一样相信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那个我毫不怀疑的深情到头来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无情?
在那些麻木到无知无觉的忙碌里,我做到了不纠缠别人却唯独不能放过自己。
我独自一人坐在青春这趟列车的暗厢,只知道前进前进,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开往哪个方向,我开始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犹如当头一棒敲醒了我。
在那篇短短的文章里,就好像拿着刀子把自己一点一点解剖开来,所有的缺点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自己面前。
我开始明自己就是那个外观不过硬内心又不过盛的姑娘,我就是那个连一楼都住不上的、蜗居在发霉的地下室里的女孩。对我而言,作者就是文章里的李欣频,李欣频拯救了她,她拯救了我。
相比于李欣频一年365本书、37个国家的经历,我更惊讶于一个之前窝在电视机前抱着一包又一包的膨化食品,突然一年间阅读200多本书,观看90多部电影,跑掉几千多公里路程的姑娘所带给我的灵魂冲击。
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李欣频是足以让我仰断脖子的差距,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而杨熹文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却给了我更深刻的感触。
读书,写字,旅行,这些从小就向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被自己否定掉的生活,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去追求。
我认为读书这种成长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也许我不及她优秀,但是也足以让我养成一个获益终生的好习惯。
而我又是多么庆幸那么多从小丢到大的爱好里,阅读始终是坚持到现在的好习惯。
我的心开始变得很平静,我不再纠结于自己为什么被甩,我开始丢掉碎片文化,一本接一本地看书,并且坚持写阅读笔记。
越来越发现,阅读真的成为一件让人很享受的事情。每读完一本书,感觉整个世界都大了,终于不再把自己沉溺于自己的小情绪里边。
越读书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发现原来世界可以如此之大,原来生活里除了爱情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存在。
我开始相信吸引力法则,我在一个月里读了10多本书,我在每一个累成狗的实习期里坚持回来写东西,实习结束发现竟然在一个月里写了5万多字的实习笔记。
校园招聘面试的时候,说到这些,台下的同学和面试官都惊讶了。我听到负责招聘的老师低声说这个姑娘不错。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阅读带给我的自信,那不是一种碎片阅读,而是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别人我看了哪些提高我专业知识和见识的书,那些就业前深刻的理论储备。
伴随着自己的进步,我开始发现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不合适的两个人,我开始感谢他离开了我,我开始明白即使你有心和那个人一起慢慢成长为时光里的理想爱人,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爱错了人,就注定了那条路无论如何再坚持下去都是错的。
那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遇到人渣是因为你也是个渣,就好像自己被抽了一个大嘴巴。
是吧,不是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我就是那个人渣,所以我才会遇到另外一个渣,总而言之,那时的我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内涵的姑娘。
读书,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比自己优秀的多的多的人。在当当上买书的时候,认识了小令君,一个有心劲儿的让人热血沸腾的姑娘。
我很少在微博上评论,那天忍不住发评论给小令君,因为实习忙得几天不刷微博。一天登陆微博看到小令姐的回复激动到捂着嘴巴高声尖叫。一方面是感动,她那么一个大忙人居然有时间和心情回复我,另一方面突然间感觉,偶像离自己很近很近,就好像是朋友一样。好像一伸手就触到了她。我知道有一天,我可以和她们一样,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我喜欢杨熹文,我喜欢小令君,我也喜欢自己现在这种单身的这种状态,一个人真的有一个人的潇洒,终于不再被各种事情牵绊,终于有机会投资自己,让自己升值。
再一次春暖花开的时候,一个人在海棠丛里漫步,看着那些花儿,突然很喜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也读出了新的味道。
它不单单可以歌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情,工作,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的道理啊。
不卖弄,不炫耀,待我果香飘起,自然会有游人满径,而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期,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