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鸿章一样遭遇人生低谷的袁世凯一直没有停止思索,如果说大清帝国的军队主力现在还是八旗兵或绿营兵的话,那与现代化的日军对抗,绝没有胜利的可能。甲午的惨败尚可理解。
但问题是参战的基本都是淮军的精锐,特别是北洋水师,从装备、军费支出、训练水平、将领能力、官兵素质、敬业精神,哪一样不是当时世界顶尖的?当时的部分北洋水师军官,英语说得比汉语都溜。
就是这样一支曾经令日本谈之色变的强悍之师,一支使中国跃入世界八强的威武之师,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当初对阵发逆和捻匪的时候,旌旗所指,所向无敌,怎么一和小日本干上就不行了,从平壤败过鸭绿江,从山海关溃至旅顺,从大东沟逃到刘公岛,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淮军主力被扫荡一空,除了太原镇总兵聂士成一部硕果仅存外,李鸿章的家底已经全部输完了。
大清帝国倚为钢铁长城的淮军精锐,竟然仅用了半年,就被不久前曾经比我们还落后的小日本一拳干翻,况且,甲午战争时,日本的总体实力并不如大清。战争的结果让国际观察家们大跌眼镜。
这一切是为什么?
袁世凯的脑子里不停地翻转这些念头,有两个字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清晰,那就是:练兵。
大清帝国的第一代军事支柱是八旗兵,这支满族为主的骑兵队伍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手里所向披靡,向南平定南明余孽,向西剿灭大顺叛贼,可谓天下无敌。
但这支威武之师和胜利之师在清关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后迅速腐败,以致几十年后康熙大帝平定三藩时,八旗兵竟不堪使用。以汉人为主体的绿营兵横空出世,历经八年,终于将强横的吴三桂扫平。这是大清的第二代军事支柱。
之后的大清帝国进入康、雍、乾盛世,直到道光年间,两百年间中国腹地没有大的战事。承平日久,绿营兵变得和八旗兵一样腐化。洪杨发逆在东南发难,一呼百应,朝廷几无可用之兵,八旗兵和绿营兵几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曾、左、李、胡等读书人组织团练荡平贼寇,咸丰这个皇帝能否当下去还很难说呢。
于是湘勇和淮军逐渐成了国家的军事支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幻觉,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全面发展,可不是么,至少听起来很美,有军事创新,有经济改革,清朝应该立于不败之地才对啊。
但人们都忘了,仅有军事创新和经济改革,那是不完整的,更是不本质的,离开政治改革这个核心,任何变法、维新或改革都是隔靴搔痒。
袁世凯们当时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他总结的经验和当时所有的有识之士包括朝廷的结论是一致的,甲午之败,败于军事。中国要想向日本一样迅速强大起来,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体系和士兵操练方法。
我们原谅袁世凯,因为时代的局限使他们睿智的头脑被蒙蔽,他们完全看不到日本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在甲午战前,日本就完成了近代化政治改革,他们有了国会、有了内阁(除陆军、海军两部外,其它各部或各省都归政府首脑即内阁首相领导),变更了国体,从一个专制国家变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虽然这种君宪是君主掌握实权的)。中国朝野几乎所有有识之士普遍认为,练兵是当务之急。
对于练兵,袁世凯不陌生,早在朝鲜的时候,他曾经为韩王练兵,效果奇佳,以致韩王至信李鸿章,希望李中堂能够同意让袁世凯兼任朝鲜的军委主席,如果不是李鸿章觉得这个头衔过于刺眼而没有同意,袁世凯就成了朝鲜的三军统帅,有兵权在手,那甲午战前的半岛局势肯定可以控制,与倭寇的对决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练兵,练兵!
在全国皆曰整军经武的呼声中,袁世凯决定行动起来。
他召集了一帮幕僚,利用之前在朝鲜期间的练兵经验,开始编起兵书。他编的兵书,可不象中国传统的孙子十三篇或是黄石三略、吕望六韬那么云山雾罩,而是极具操作性,几乎总结了世界所有先进国家的军事训练方法,是一部练兵实操大全。袁世凯有战略、有战术、有眼光、有高度,因此,他的这一套葵花宝典很快传开,加上他在朝鲜期间的军事行动多属成功,袁世凯的名声逐渐大起来,博得了知兵的美誉。
这个时候,大清帝国的最高层的食肉者们也没闲着,甲午惨败使他们也意识到,再不改革军事,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之前尔虞我诈的高官们,在练兵问题上达成一致:谁不改革谁下台。
于是,在甲午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改革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