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进班,看到值日班长记录上又有一群人昨晚扎堆聊天,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当众批评并说出了惩罚措施。
其他学生都知错地领了罚,A同学呼哧把凳子挪得响响的,明显听到有些不满意,接下来,与A是龙凤胎的妹妹也把书包使劲往凳子上一甩。呵,这兄妹俩,这是公开表达不满意么?
我当即让两人先出去。是想让他们冷静下再说。
三分钟后,我向他们问情况,先问了妹妹,说平时你纪律挺好的,怎么会有如此表现?不问还好,一问,这姑娘一串连珠炮:我没有扎堆,根本没有!我说现在已经不是探讨这个问题了,问题转移为,你为什么要摔书包,并且在我话没有说完的情况下,就算是这其间有误会,我之前在班里说过,完全可以等我把话说完,再跟我讲当时的情况,可你没有,而是公然传递负能量。
妹妹嘟着嘴一句话不说。再看哥哥A同学,有1米9高的个子的他简直就像个小火球,头发竖着,两眼圆瞪,似乎随时就会爆炸。
连问了几遍你们这样做不恰当,认识到了么?可两人都不理会我。呵,得,我丢下一句:好吧,想明白了来找我。然后我先离开。
等上完了早操,又等学生吃完饭回来,两个人谁都没来找我,不说,该上课上课,该和其他同学说笑说笑。
这,这,这!好,不是不理我么,我也不理你们,可不理的话,这教育还怎么做?看来,不动用最后一招不行啊。联系家长,马上到校一趟。
稍后,A妈妈赶来,我找学生从班里叫出兄妹二人,三人接上头,我则一个字都没说就闪到一边了。果不其然,A妈妈开始问情况,两兄妹可算是见到亲人了,远远的,我看见,两人义愤填膺地跟妈妈说着什么。接着,妈妈教育,再然后,声音越来越小了。
又过一会儿,看差不多了,我出现,“都诉完苦了?该我说了。”简要述说了当时的情况,我强调的早已不是有没有违纪的事情的,我说我生气的是两个人公开冲老师发脾气,甚至出教室时还把教室门使劲摔了下。
经过妈妈的一番教育,两人早已低下了头,等我再还原事情时,两人更是羞愧了。好一番教育,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言行礼貌。末了,我说,每个人都有脾气,但不是随时随地就可以发的,在家里、在学校,固然有家长、老师不跟你计较,但这坏毛病一旦形成习惯,将来走上社会一定会吃亏的。
歉也道了,躬也鞠了,看着泪流满面的A妹妹,一把抱过,姑娘一个劲儿在我耳边说:老师对不起对不起。“没事了没事了。”一旁的A妈妈眼圈也红了。
我说,本来是件简单的事,这一顿脾气发得耽误了自己一节多课没上,回头想想看值不值。
不都是孩子么,犯错不可怕,以后改就好了。改,不就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