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组部建部100周年,它如同那棵古老而庄严的大树,深深扎根于历史土壤中,枝干粗壮而有力,历经风雨,屹立不倒,而我,是这棵大树下的一片新叶,刚从枝芽冒出。四季轮转,不知不觉间,我在组工大家庭已有300多个日夜,即将迎来第一个“周岁”。从一个青涩的“同学”蜕变为一个坚定的“同志”,从象牙塔的宁静步入了机关门的繁忙。每一步的跨越,都像是跨过一道未知的门槛,每一次的成长,都如同攀越一座险峻的山峰。
第100天:迷雾中的探索者。刚踏入组织部时,我就像是一个迷失在浓雾中的探索者,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前方的忐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业务,我如同一张白纸,所有的业务知识都需从零开始学习。那时的我,茫然和焦虑总是萦绕心头,有临近交稿时还在“抓耳挠腮”,也有对党员管理、干部考察等专业业务的“一头雾水”。我向主任请教如何才能像同事前辈那样独当一面,她把一本厚厚的《组工干部业务汇编》放到我的桌上,对我说,只有过硬的本领才是战胜恐慌的利器,每个组工干部都要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业务通”“活字典”。主任的鼓励和指导,就像是指南针,为我指明了方向。随着时间推移,借助部里每周一次的“学习分享”活动、老中青“结对子”帮学等方式,我逐渐掌握了基础业务要领,变得更加从容。我深知,作为组工小白,要树立“勇攀高峰不畏难”之志,迅速转变角色,立足岗位职责深入钻研业务,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能力,不断锤炼过硬本领。
第200天:精益求精的工匠。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组织工作无小事”的真谛。组工干部就像是精益求精的工匠,对待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雕琢一件艺术品。无论是概念表述、语句逻辑,还是文件格式、错别字,每一粒沙子都逃不过组工干部的火眼金睛。犹记去年金秋九月,第二批主题教育拉开序幕,让我对组工干部的“较真”有了更深体会。在2024年年初最冷的几天,我跟随主题办的同志到各村检查主题教育开展情况,从学习计划到必读教材有没有学习痕迹,从工作开展顺序到规范表述,一项一项细细对照。那也是我第一次到上举镇,山路蜿蜒,平时不晕车的我也一路晕过去、晕回来。主题办的同志说,“即使是最偏远的村我们也必须要去,做组织工作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地方。”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磨砺,偶尔马虎的我逐渐形成了“较真”的习惯。我深知,作为组工小白,要涵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风,传承好组工干部严谨细致的踏实作风,不厌其烦地对工作事项进行核查校对,坚持把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细做好,在追求极致中见真功见实效。
第300天:信念坚定的前行者。组织工作繁重而艰巨,在进入组织部之前,我就已经听闻“一入组工深似海,从此加班是常态”的传言。在组织部的第一年里,我亲身感受了组工干部们的担当尽责。他们就像是一群坚定的航行者,在风浪中勇往直前,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不论是白天开展干部调研、晚上完成调研报告,还是3天遍访12个乡镇开展专项督导,不论是加班至深夜确保高质量完成文件起草,还是利用午休时间讨论如何组织村干部培训、研究信息报送工作,都让我认识到,组织部的灯,照映出的是组工干部的赤诚坚守,是组工干部“随时待命”“永远在路上”的担当与责任。我深知,作为组工小白,要厚植“化作春泥更护花”之心,传承好组工干部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自觉,勤勉工作、敬业奉献、甘为人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我与大树紧密相连,大树为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和养分,让我在组织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在即将“周岁”之际,组工“小白”要不断汲取知识和经验,努力成长为一片更加茂盛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