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修德的书还没有读完,想想写点轻松的吧。前两日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百万美金的五棱星》上映,买了个晚场,兴冲冲跑去看了;自上次琴酒出场后,对剧场版质量期待并不高,但是每年如果能在影院看上一场柯南,还是令人舒心的一件事。(下面全是剧透,这篇短文纯自嗨的。)
故事起源于一个剑道世家,继承了友人的遗志,维护一处所谓“禁忌的武器”;当然离不开解谜,集齐那些古董的剑,就会找到位置。
一部动画剧作,连载了二十几年,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主创人员都表现出了一些乏力——人类的想像力其实是有边界的,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想不出来和身边的人不同的东西,这也算是我观影多年得出的一个算是有益的结论吧——因此,这部剧场其实很像早年的《迷宫的十字路口》。
此外,因为剧情稍嫌乏力,主创引入了许多有人气的因素,来增加可看性。一般柯南漫迷或影迷都应该知道,剧场版与连续动画有联动,但是一般并无剧情上之推进,但这一版则有着不同之处,有些像前几年的《异次元的狙击手》,在片末主题曲后交待了后续故事推进剧情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前者是通过声音的转换透露了隐藏身份的赤井秀一,而今年这部则直接交待了工滕优作与黑羽盗一的关系。不知道这些影响,会不会与未来的最终结局有关。
另一点则是引入诸多人气角色——这一点有些像好莱坞的思路,充满人气的作品角色被汇集在一起,总会有些额外的惊喜;有剑道这件事,肯定少不了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的出场,那自然也少不了搅局的大冈红叶(这个角色至今不知为何出现,可能主要作用还是引出她身边的管家吧),有了怪盗基德当然也会有中森警部,长得很像工滕新一的冲田因为会剑道自然也汇聚在了这部混战之中。
主要动作戏上,与前两年的狂轰滥炸比起来稍好一些;不过逗人笑的是,服部这个家伙又一次没能成功表白,看来这里还是要留给动画剧作,以免主角的戏份被剧场版过度消耗。
其实单论这部影片,中规中矩,具有很高的“粉丝”倾向;也就是如果不是长期跟随剧作的观众,会对剧情中人物的关系一头雾水。就像不看漫威前作的人基本不会去看《终局之战》,或者看了也看不懂,因为有太多信息是在一部分影片中无法表现的。
商业影片的这种创作方式也越来越司空见惯,从商业上来讲是画出一个城池引观众钻进去的一个好法宝;但法宝不是定海神针,自复仇者联盟落幕之后,漫威的诸多剧集就很受人诟病,关键还是要有好的、真诚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商业剧集,还是生活中,人们的耐心和善意都是经不起消耗的;就像再怎么和善或讲江湖义气的人,也不会忍受别人反复浪费他的心血。
说回柯南,抛开剧场版这种纯商业电影来看,青山冈昌的原作在推理作品中还是很有水准的,当然在漫长的连载中会有起伏,但从总体上来说,青山还是坚持了本格推理的风格。所谓本格推理就是剧情弱化、嫌犯动机弱化,而专注于作案手法和侦探解谜之上;据记忆中,曾有采访时作者讲过,他所设计的手法,都在创作前和朋友试验过是否可以成功,当然写入作品时会作一些调整。这一点回溯到推理文学的早期,阿嘉莎·克里斯蒂、约翰·迪克森·卡尔、埃勒里·奎因都是这类风格,但柯南命名的来源福尔摩斯系列,反而并非本格推理一派,因为典型的,这位伟大的侦探都是直接讲述出那些推理过程和结果,不似埃勒里·奎因兄弟,他们追求一种作者与读者间的平衡——即有时他们会在某一段落结束后插入一句挑战读者的话,类似于:读者朋友们,至此所有线索均已经集齐,你可以尝试推理。
推理作品的文学色彩在我眼里是较弱的,但就像某次读到的一篇序言中所讲,如果你感冒发烧,贴着毛巾仰卧床上之时,也许你并不想捧起萨特或陀斯妥耶夫斯基;而如果手边有一本推理小说,随着作者的描绘去解谜,岂不快哉?
注:文中配图来源于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363001/?from=frodo_ticke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