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0天诗歌意象打卡#1106
柴门、岩扉、松径 柴门、岩扉、松径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这类远离人寰的幽境与丝竹乱耳、红袖飘香、车马喧闹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最易表达隐者返璞归真、率性自然、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人远离尘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怀,这份目无杂色,耳无杂音,心无杂念的舒适惬意,哪里是滚滚红尘、碌碌人间所能比拟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芹溪八咏
【宋】叶善夫
数尽寒鸦日已昏,疏钟隐隐隔林闻。
僧归林下柴门静,声逐前村一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