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孤独”

    不知道在哪里听到过一句话“能感受到孤独的人,都是灵性造诣极高的人”

    真正能感受到孤独的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觉得无聊,并未真正上升到孤独的层面。

    从初见课本上的金字塔,到生物链条式的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我需要沟通,需要没有断截的交流,而很少遇到真正能与我沟通的人。大家看到的都只是我外在的成就,但于精神世界而言,我更像是一个精神病人一样无法与周边的人表达我的思想,即使是我的亲人,朋友,我们之间看似近在咫尺,无话不谈,却在精神上有着一块盲区,而这个对他们来说是盲区,对我而言,是孤独。我只能适当的说一些他们听得懂的话,来维持正常的交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正能感受到孤独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宝藏,是灵觉与经历的交涉,才造就了当下的他。他对人生有彻底的思考,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甚至对命运线索的追踪都到了灵性和超哲学层面,自己如同一本书,读一遍、思考一遍,与自我亦师亦友,当思维上升到超越了自我的认知,不被自我所束缚的艺术和禅学层面,于精神层面而言,他是绚烂、洒脱而孤独的。

    而多数人,感受到的大多都是寂寞无聊、不安全感、委屈、渴望被关注....而这样的情绪,可以用疯狂购物,吃美食,有贴心的人陪伴在身边,哪怕是陪他说说话。于他而言,已是一种被理解和被关注,这样的生活,平淡却又不失美好。

    寂寞无聊是一种情绪,而孤独则是一种境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阅读。每个到达”孤独“彼岸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路径,有人通过感官的冲击来勾起灵性的萌芽,有人是通过丰富的人生阅历来洞察自己的真性,还有人则是通过冥想禅定的方式,明心见性,来唤醒真正的自己...亦或都不是,当一个事物得以显现,它的背后必定涌动着多股力量参差交错,有你喜欢的,有你厌恶的,而你的个人喜好,也随着”孤独“的到来,而无有喜悲,无分别心。

      正如佛家讲的自在大圆通,道家讲的闲云野鹤之趣。而孤独正是这个境界的一个面的显化,而自在洒脱中,有众生看不到的孤独,而孤独无好无坏,故是非不矛盾,黑白不冲突。

                                2017年12月25日

                                              于北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临睡之前,随意翻开今天从图书馆借的书《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借时随手翻了几页,扫了几眼,发现内容挺符合我最近的心境,...
    迷途的丸子阅读 1,346评论 2 0
  • 文 || 朱程怡+郁林 梁祝的故事家喻户晓,结局是梁祝二人化为蝴蝶,从此相伴,遨游世间。为什么是化蝶,而不是化为比...
    郁林爱折腾阅读 10,844评论 9 10
  • 属性操作 getOwnPropertyDescriptor: 获取属性中的标签 属性监测 字面量或 new Obj...
    sunorry阅读 2,784评论 0 1
  • 斟满杯,空对月,缱绻相思醉。 落花红,余枯枝,奈何分离泪。
    jecika阅读 1,787评论 0 0
  • 很多孩子一到高年级都会放弃原来的兴趣班,特长班,小贝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现在还在上的功课以外的班有...
    白色冰菊阅读 3,169评论 8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