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难永驻,容颜易老去,唯优雅永恒。优雅,是一个女人后半生的重要课题。
二十岁谈优雅,太早。青春无敌的年纪,放飞张扬的个性,不必用优雅装成熟;
三十岁谈优雅,不肖。风光无限的年岁,我主沉浮的气势,不须让优雅做点缀;
四十岁谈优雅,刚好。心慌意乱的年龄,渐失自信的状态,是时候在修炼优雅的过程中重塑自我。
1
女人爱美,天经地义。修炼优雅的第一种方式当然是抓住青春的尾巴,让衰老来得慢一些。
A女士,十年前跟随丈夫从台湾来到上海。年近四十的她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但岁月在她脸上似乎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当恼人的皱纹和讨厌的色斑悄悄爬上她脸庞的时候,美容成了她的首要选择。时下流行做皮秒,她便追皮秒。
她说,她坚持美容,并不是让自己不要变老,而是希望自己变老的速度能够慢一点。她希望每天起床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都是美美的,从而开始开心的一天。她说,自己开心了,家人就能跟着一起开心。她觉得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自己优雅地老去。
看着她自信的笑容,很容易被她的坚定所感染。如果美丽的容颜可以让自己从容地应对生活,为什么不让美丽尽可能的延续呢?
2
四十岁的女人,不能再随心所欲地穿衣了。如果你之前不怎么讲究,现在开始,应该注重自己的着装了。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衣着,是灵魂的外壳。有些人灵魂优美,自然优雅,若再配上出色的着装,便如锦上添花,魅力倍增。” 四十岁的女人,要选择符合自己身份、年龄的服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着装风格,得体的衣着能让此时的女人显得韵味无穷。
法国女人向来是优雅的典范,原因之一便是她们很懂得穿衣之道。大街小巷,你几乎看不到有人用花衬衣来搭配花短裙,因为会被人嘲笑为“葡萄牙小女人”。她们身上的颜色一般不超过三种。
穿得对比穿什么更重要,并不是华丽高贵的衣服才能显得优雅。她们穿的,一定是裁剪得体、颜色搭配适宜的服装,化上精致的妆容,配以显品位的配饰,优雅的气质浑然天成。
奥黛丽·赫本,二十世纪最美的女性,她优雅的着装影响着无数人。她可以将她最爱的经典小白裙,穿出百种韵味,或优雅,或静谧,或清新,或俏皮,或甜美,或活泼,或忧郁,或高贵。她的千姿百态完美地诠释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
女人的优雅,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它可以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淡定从容,也可以是从百转千回的生活中磨砺出的善良温婉。
前阵子,电视剧《美好生活》热播。剧中刘兰芝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每一次出镜,几乎都是身穿旗袍,在这样的一部现代剧中,却没有一点违和感。
她和性格大大咧咧、为人耿直的梁跃进的每一次谈话交流,都是那么不紧不慢。她总是礼貌地称呼着梁跃进为“梁先生”,说话总是缓缓的,让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画面感。
就连她的坐姿,她喝咖啡的样子,都能让你感受到那一份宁静的优雅。
而她却是一个略带悲剧色彩的人物。年轻时爱上了一个男人却不知道他早有家室。跟着他远赴美国,最终却不能在一起。她是那么在意那份感情,租住在男人家对面,就那样默默地看着她所爱的男人,直到男人离世,她才回国,落叶归根。
经历过感情不美好的刘兰芝,却依然心怀善意,善解人意,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常常能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提醒或是忠告。她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会让人产生不忍心打扰的怜惜。
4
如果万一,你不爱美容,不爱美装,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那么去阅读吧。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修炼的是从内而外的优雅。
王跃文说:阅读使人睿智,让人优雅,它使我们内心变得柔和,让我们拥有爱的能力。
林语堂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爱读书的人,灵魂和容颜都会优雅起来。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女人四十,试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要让忙碌成为你不去阅读的借口,不要让劳累成为你无法阅读的枷锁。
开始,并坚持,哪怕每天只有那么十分钟。请相信,这将是你后半生最好的修炼。
优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和谐。可以关乎美貌,关乎装扮,更多的是内在气质的升华与外显。用心修炼吧!让它陪你经历风雨,拥抱彩虹,而后夕阳无限!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