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若以律诗正格去衡量,崔颢的这首诗实在是太出格了。
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不符合律诗每联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的规范;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犯了律诗的大忌。
中间两联的对仗也不工整,“复返”与“悠悠”对不上,“汉阳树”与“鹦鹉洲”也不算工对。
然而就是这么一首别具一格的律诗,却赢得古今文人无数的好评。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
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说:“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崔颢的《黄鹤楼》迷倒了很多人,它的迷人之处在哪里呢?
正在于它的前两联不拘一格,借助于黄鹤楼得名的传说,写出了世事苍茫、人生空漠之感。
黄鹤楼得名的传说,与道教的神仙信仰有关。在已有的文献记载中,说是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也有说是费祎(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在民间传说中,说是一个道士在茶楼或酒楼中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会随乐起舞,人们一边喝茶(喝酒),一边看黄鹤起舞。
崔颢未必相信这些虚幻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实在是绝佳的素材,可以用来表达他在郁郁不得志的境遇中产生的世事苍茫、人生空漠之感。
首联上句的“昔人”与下句的“此地”、上句的“已去”与下句的“空余”形成诗意上的对照,颔联上句的“一去”“不”与下句的“空悠悠”形成诗意上的对照,两联合起来,又形成诗意上的反复。
黄鹤已去,楼宇空立,矗立其中,惟见白云悠悠来去,诗人的心境是何等的苍凉!于是放眼远望,晴朗的天空下,大江对岸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江中鹦鹉洲上芳草繁茂,可这是他乡的树、他乡的草呀!《楚辞》有言:“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诗人也在他乡漂泊多年,“何事苦淹留”,为何滞留他乡不回去呢?看着日暮时分大江上的暮霭,实在是有难以言说的滋味在心头啊,何时才能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呀!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出身"博陵崔氏",崔氏在唐代属高门望族。崔颢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官位一直不显 ,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750)前后曾任监察御史 ,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
二十岁考中进士,在唐代是很难得的,直到人生的最后五年才做了有点像样的官,了解了崔颢的生平经历,便能理解他在《黄鹤楼》一诗中流露出来的空漠、苍凉的心境。
崔颢不是不懂律诗的写作规范,他的《行经华阴》一诗就写得既雄浑壮阔,又格律严整。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但写《黄鹤楼》不一样,黄鹤楼的特点就在于其神奇的传说,于是只能突破律诗的形式规范,“亦古亦律,不古不律”,用写古诗的写法写律诗,反而显得气韵畅达,出神入化。
一直以来,流传着一个关于崔颢《黄鹤楼》诗文采风流的故事。说“诗仙”李白游黄鹤楼,诗兴大发,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据清代学者陈诗则考证,其实是李白以外的其他人就此事写了一首诗偈:
"李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诗,叹服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原是借此一事设词,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
由此可见,李白本人虽然没说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事实上承认了崔颢的诗技高一筹,而且他的《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的写法步了崔颢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