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在《县委大院》里演的是梅晓歌,人们更喜欢他演的觉角,或许是梅长苏吧,江左梅郎,能掐会算,越看越爽,两个剧对比起来,大家也要问问,要不,让梅长苏来帮帮梅晓歌吧。
当然了,是个玩笑话,梅晓歌是现实的,碰到的人是现实的,遇上的事是现实的,每天面对的问题更是现实的,选了A就选不了B,选了B就选不了A,A和B本身或就是矛盾的,没有C呀,没有更多选项呀。
梅晓歌和曹立新就是A和B的关系,各有各的好,又各有各的不好,眼前的好与不好,放长久看,又是另一翻评判标准。梅晓歌有些事没干,没开始,一切都好说。曹立新忙活起来了,车拉到半坡,即便他想停,也停不了。
胡晓歌的做法,站个人角度,是不划算的,这一点,他入行之前就清楚的,他还有别的选择,只是没选而已,所以,他才能守住某些东西,做到某些事,也才会看的更长远。
1.梅晓歌的人口难题是个啥?
梅晓歌的难处也就难在这,你想象一下,如果他是开家公司的话,他公司员工一直处于外流的状态,你让他怎么干好这个公司,与更大的公司相比,职能部门一个也不少,长此以往,给公司挣钱的人越来越少,工资越不少发,还怎么搞。
这题其实是无解的,梅晓歌是怎么干的,一上来先借钱发工资,再报项目申请资金,搞定持续来钱的源头,源头稳住了,能一直生钱,接下来,怎么都有底气了。
这样的项目越多,越能缓解人口流失的问题,虽然没法根治,也就只有延缓这一条路了。
曹立新为啥不敢对大项目下重手,说白了,和梅晓歌的问题一样一样的,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手重了,就全跑了。
2.梅晓歌对林志为那么好?
你会发现,艾鲜枝很器重林志为,梅晓歌也对林志为很好,为啥?因为林志为是人才,林志为不干这个的话,他还有很多选择,如当年的梅晓歌一样,想清楚了,就要选这条路。
人才问题和人口问题一样,人口流失的多了,人才也就流失了,再想要留人,没那么容易的。能吸引的,就是村里那些人,想要让人从市里再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像林志为这样的,脑子灵光,又能抗事,还愿意留下干的,艾鲜枝自然喜欢,梅晓歌也喜欢的。
问题就在于,靠理想留住的人,毕竟有限,现实一点,谁不想多赚钱,谁不想过梦想的生活呢,这里给不了,恶性循环,越这样越这样,梅晓歌也没招没招的。
3.梅晓歌的职场啥样?
梅晓歌没办法让这个事变的更好,但他可以让它不变坏。能选对一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梅晓歌也选对了。
曹立新只一条道,就是想把事干好,为了这个目标,牺牲了很多,事后看,好多事是无用功,好多事干跑偏了。
当一个人处于这样的职场时,你眼看着职场越来越小,来钱的地方不多,花钱的地方不少,其实也就俩选择,一跳槽,二维持现状不瞎折腾。
怎么说呢,梅长苏看到梅晓歌,估摸着也要挠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人没法跟趋势顶牛的,事也没法,做能做的,就算高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