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共读李雪的新书走出剧情
剧情,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心理学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即是我们内心的剧本。剧本里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模式已经设定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许多剧本。这些剧本是童年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的。在生理上,它们已经形成脑神经回路,成了细胞记忆。所以,我们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着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熟悉的体验
那些陷于全封闭自体的人,会要求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统统乖乖接受自己的人物设定。如果对方不肯按照剧本扮演,他就会勃然大怒,威逼利诱其回到既定的角色中,而威逼利诱的方式,往往不惜伤害自己和对方。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网友说自己从小体弱,他跟妈妈之间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妈妈:你身体怎么样了?
孩子:不太好。
妈妈:既然不好,就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饮食也要规律一些。把身体搞好,妈妈才能放心,知道了吗?
孩子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都会觉得妈妈关心自己,但又隐隐感到哪里不对劲儿。可是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你从小就体弱多病,你妈妈照顾你多不容易,为你的健康操碎了心,看看妈妈对你多好!”后来,孩子努力调整作息和饮食,积极调养身体。等妈妈再打电话过来,孩子说自己现在吃营养健康的食物,做各种运动,身体越来越好,不大生病了。本以为妈妈会开心,没想到她却勃然大怒,痛斥孩子不该这么吃、不该那样练,总之没有一点儿做得对。
这位妈妈为什么会勃然大怒?因为孩子居然不肯再扮演她设定好的那个体弱多病的角色了。如果孩子不再继续扮演下去,妈妈还怎么扮演那个为照顾孩子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伟大角色?戏演不下去了,妈妈很生气。
在剧情中,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并非出于爱孩子,她爱的只是那个高尚的付出者角色。连真实的孩子都看不见,何谈去爱他?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位特别标榜为所有成员牺牲自我的母亲,那么这家的孩子或父亲往往体弱多病,甚至短命。有一个极端的新闻案例,美国的一位单亲妈妈通过下药、心理暗示等方式,活生生地把健康的女儿弄成了只能坐轮椅的残障。她用心照顾女儿,付出一切,把自己塑造成励志榜样,赢得所有人的称赞。后来,这个女儿因亲手杀死妈妈而入狱,然而在监狱里,她变成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当然大部分家庭没有这么极端,我们来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喜欢的工作,他父母居然跑到公司跟老板说:我的孩子还小,不懂事,请你多照顾他。结果老板把孩子开除了
还有的新闻报道,老母亲不辞辛劳,为了给儿子占车位,在太阳下暴晒几个小时。在这类例子里,父母都是一心为孩子操心的付出者,而孩子则被迫扮演无能又缺德的角色,不得不承受这种关系模式下的羞耻感、愧疚感。
这样的剧情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父母要做有能力的付出者,为此孩子必须成为无能的索取者。
“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小说中也常见这样的桥段: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当孩子不听从安排时,父母就会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当我们没生过你这个逆子!”“从此不要再踏进家门半步!”接着咳出一口老血,众人连忙上前搀扶、宽慰。这就相当于在说:你破坏了我的剧情,所以我要收回对你全部的爱,并不惜毁掉自己的身体,也要用道德来胁迫你继续服从我的角色安排。
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与恨,然而被拉入剧情的孩子却会真的把角色认同成自己。比如,孩子无法理解,那个为他付出一切、自我牺牲的妈妈,其实只是醉心于她的自我感动。孩子会真的以为亏欠妈妈很多,于是一辈子也不敢幸福,好像只有过得苦哈哈的,才能表达对妈妈的忠诚。
再比如,被父母仇恨的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父母的恨与自己无关,无论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会恨自己。孩子总是想: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做得更好一些,对父母付出更多,就能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信念驱使孩子一次又一次陷入悲惨的轮回。有的孩子会选择自暴自弃,认定自己只配被所有人羞辱和厌弃。
既然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与恨,我们便无须再纠结于过去剧本里的爱恨纠葛:没有什么需要被证明,也没有什么需要去原谅。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理学说,放下头脑中的剧本,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当我们彼此看见的一刹那,爱就发生了。
[机智]在看这段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起一个事例,就是刚刚上高中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去帮我收拾床铺 他们当时好像跟我的上铺同学说我们家什么什么比较差,多多关照 然后后来大家熟悉了之后,那个同学跟我说,我觉得你独立能力挺好的呀,一点儿都不像你爸妈说的那样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事情一直记在脑海里,然后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开始冒了出来。
其实现在也是这样,有时候当我老公说我什么什么不知道的时候,就是一些家里的常识不知道的时候,如果被我妈听到,我妈就会说她当年只顾着看书,就是一个书呆子。听上去好像是在维护我,但是听到的那个我其实并不是很舒服。其实大大方方承认,这件事情我就是不知道,我对这件事情不关心也就没什么了。我当时会想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看上去是给我解脱其实让我觉得更不好看的理由[捂脸]
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充满着不舒服的,然后当我把这段话打完之后,我突然想到说,可能在妈妈的剧情里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那我自己呢?我为什么一定要配合地在这个剧情里扮演这么一个书呆子?我自己看到的真相是什么?我完全可以不陪她玩。只要我能够看到真相,我能够知道她为什么这样讲?她是出于一片维护我的心意,然后我也能够知道,其实我不像她讲得那样。我不用陷入自己是一个书呆子的纠结里面去。
这样想心里好多了,非常开心。那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就可以了,有很多的选择性我可以选择跟他们说我不想被扣一个书呆子的帽子,我也可以撒娇的说,还是老妈千方百计维护我,哎呀,我为什么是一个书呆子?或者我可以说,幸好这件事情老公知道,现在我也知道了。
这就是走出剧情吧。走出原先有的一直鬼打墙的模式。
好了,今天的分享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