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号是我的生日。我已经很久没有庆祝过生日了。从妈妈煮的长寿面加鸡蛋到丰盛的饭菜和蛋糕再到同学、朋友们的礼物,再到恋人的浪漫约会。曾经每次生日都是满怀期待和兴奋的。等过了30岁以后,对生日我渐渐失去期待甚至开始回避。我觉得每过一个生日就在提醒自己:青春已逝、你在变老。对于衰老我的内心是恐惧的,觉得老了就是步履蹒跚、走向人生的终点。
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75岁。按照这个标准,我的人生已经过半了(555~)。恰好最近有一部剧很火《我的前半生》,借这次作业我也来回顾一下我的前半生。
我出生新疆兵团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我是老小。一岁左右由于父母亲照顾不过来,姨妈主动提出帮妈妈带我,姨妈只有一个女儿,表姐大我16岁,在我出生时就已外出工作了。在姨妈家我成了“独生子女”,姨妈姨夫对我非常的宠爱,在当时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我得到了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直到上高中前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最无忧无虑的幸福岁月。高中我回到了父母家,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最后我考上大学。大学四年我仍是爱学习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我的前半生,简单平凡,按部就班。我就是某一个掉在人群中就分辨不出来的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
由于父母的呵护和简单的生活,我似乎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觉得一切都挺好的。孩子们渐渐长大,开销日益增大,上有老下有小,我开始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我想给年迈的父母更好的晚年生活,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尽管老公很努力,可是依然没有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渐渐的我明白单靠老公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也要为我的理想生活而努力。
恰在这个时候,我听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会,成了得到会员,订阅了专栏。人生已过半,可是发现我真的不了解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子。通过学习我开启了全新的世界。我立志要终身学习、不断践行、自我迭代,当人生最后回忆的时候希望自己有无悔的后半生。
这两天刚好读到一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参照着这本书我也来衡量一下我的前半生。
在工作方面激励我工作的是经济利益(收入)。我的目标只是简单的要多挣钱。对于这个的目标我没有什么具体的可执行的计划。
在家庭方面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忽略了和老公的沟通。孩子的教育培养方面我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方法。面对日渐衰老的双方父母,我真是有心却无力。
如何确定一个正直一生?我勤劳善良的父母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能做坏事。这也是父母给我们的做人的准则。
参照这本书,我的前半生一定不是成功的。So what!过去的,终已过去。我们仍然要向前走。庆幸的是我醒了,通过一年的学习和成长我有了方向和目标。我向着目标前行,也许不一定能够达到目标,至少我没有原地踏步。
七年就是一辈子,我至少还有四、五辈子。青春不在、容颜老去,但我要让我的思想保持时时更新,不断尝试,让我的后半生尽可能丰富。我坚信: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