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两大领域是很吸引我的,一个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人内心美好的一面,把不美好的积极引导美好的方向;还有一个就是研究发展心理学,即小朋友的内心世界,他们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心理特征。
所以,喜欢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到的积极心理学,他关注的是人们内心积极美好的一面,并引导人们让生活充满幸福感。
的确,引发人向上的东西,总是能让人无法抗拒。
所以,一次性了解了了塞利格曼关于幸福系列的相关书籍,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一、如何理解幸福?
2010年8月出版的《真实的幸福》里面提到的是塞利格曼对幸福的初步定义,认为真实的幸福包括积极情绪、自主的投入和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三个。
时隔两年后,塞利格曼在《持久的幸福》一文里面,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认为幸福包括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的所有东西,比如积极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人生因精神的投入变得蓬勃、充满生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幸福。
说明白一点就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对幸福的理解就是:温暖的家庭+健康的身体+聪慧的头脑+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价值的工作体现+不错的收入来源(最好是主业副业都有)等等。
《真实的幸福》这本书里面给出了关于幸福的一个公式:H=S+C+V。
H 代表幸福的持久度,S 代表幸福的范围,C 代表生活环境,V 代表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从这个公式我得出的理解是:
①短暂的幸福不叫幸福,要快乐,幸福应该是长期的,人活一辈子如果感觉一辈子都很快乐,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②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幸福的东西是很多的,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满足,更甚至是精神上的幸福感,我们应该不断的拓宽我们幸福的S,也就是范围,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幸福感。
③环境有时候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既然不能改变,那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坦然处之即可,正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说传递的,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④将努力的重心聚焦在我们可以控制的因素上,比如说心态,比如说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们的能力,甚至是我们的朋友圈等等,这点后面我们再重点来说明。
二、如何获得幸福?
前面提到幸福的公式H=S+C+V里,V 代表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而这个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关键因素,我将通过情绪和心态这两个我们自己可以调节控制的方向来说明:
1、情绪
每一个人都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具体要怎么做呢?
①自己为自己设计情绪。
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情况来具体选择一种情绪,举例:
A、消极的情绪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翼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财务计算,审核累,或者是校对类的工作。
B、积极的清晰能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所以,更适合做一些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比如设计方案,草拟创意,参与娱乐活动等等。
②努力培养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加乐观的看待人事物,对充满了希望,因而做任何事情不容易怨天尤人,相反会爆发一种更为积极的正能量,而这种能量也容易感染身边的人,慢慢的,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交友,身体,家庭都会越来越顺心和谐。
③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增强信心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于我们自身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优势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做成某事,这样,你的生活就会更成功,你会得到更多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2、心态
塞利格曼博士有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学发现,就是“习得性无助”理论,大意说的是:观的人在每次失败之后,会把失败原因归咎于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以此觉得自己无力于改变命运,于是放弃努力。
所以《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和《教出乐观积极的孩子》这两本都是讲的是一个积极乐观心态的作用。
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
作者提出了用ABCD方法(认知疗法)来培养乐观的遇事处理心态。
A,Adversity(n.逆境; 不幸; 灾难),代表不好的事;
B,Belief(n.信,信任; 信念,意见; 信条),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C,Consequence(n.推论; 结果,成果),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 。
D,Disputation(n.争论; 辩论),反驳;
E,Energization(n.激发,增能),激发。
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ABC情况,看自己面对问题都是如何悲观应对的。
然后继续自己反驳自己:根据自己的之前的悲观想法,用证据进行反驳,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或者想想好的方面等等,去破解这种悲观想法的无证据状态,让自己理性客观的面对实际问题。
最后去激发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反驳之后自己发生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即更为正确客观的解决方式。
成年人除了可以通过上述ABCD认知疗法来帮助获得乐观的心态之后,我们还应该知道如何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从小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这本书里面,是这样介绍具体做法的:
①培养孩子掌控行为的能力
掌控能力就是孩子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掌控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帮助孩子面对困难不退缩,并积极迎难而上,主动解决问题。
因此,书中建议说,家长不要孩子不会,就帮孩子做,应该是鼓励孩子去找到解决方法,勇敢面对挫折。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当孩子无法前进时,大人需要教会孩子方法,而不是给予答案。
②恰当批评孩子,注意措辞。
当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一些调皮行为时,家长要注意说明是孩子暂时的或者特定原因下的问题,而不是归咎于孩子个人的个性或者能力的,永久性的,普遍的问题,比如就是坏孩子,懒惰等。
另外,家长在遇到事情时,自我解释的词语,也会传导给孩子,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去面对,而不是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样孩子才会懂得遇事要积极面对。
③教孩子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帮助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长应当教会孩子思考,遇到事情时的三个问题:
①可能会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②可能会发生的最好情况是什么?
③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
然后为每一种可能性制定应对方法,做好准备。
④、教会孩子反驳自己,识别自己的ABC模式
A、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B、自己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C、后来自己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行为结果
识别自己的ABC模式之后,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以此来获得正确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