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能轻易地说出童年时期对父母的不满,却很难包容父母只是普通人。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叫原生家庭,话题下有11347个问题,其中获得最多10万赞的回答所对应的的问题是“有一对很恶心的父母是什么感受?”
我浏览了几个回答,讲述了自己童年和成年后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侮辱,欺凌,控制的经历。看过后,下意识会庆幸自己没有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同时庆幸作者原意公开出来,说明作者能够勇于面对糟糕的过去和拥有想要改变的想法。
能在知乎上阅读和写作说明有较高的学历,这背后还有千千万万没有机会诉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的人。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承认原生家庭会深刻影响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但个体心理学不只是通过分析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来解释现在的你,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帮助你改变。个体心理学强调过去的经历只能决定过去,现在的你可以拥有自由,甚至支配过去。
按照阿德勒观点,出生的顺序,父母的教育,自身身体素质,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以出生顺序为例,老大因为老二出生,必须面对爱被分散,往往比较保守或悲观,也因为承担照顾弟妹会更有责任感,更稳重;老二面对老大,往往有强烈的超越愿望,甚至要通过彰显个性和长处来获取父母额外的关注,所以老二往往更激进,喜欢变革。家里最小的孩子,不用关心更小的弟妹,只关心父母对自己爱的多少,容易变得自我中心,无法学会自立和照顾他人。独生子更惨,不仅容易自我中心,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也容易变得悲观,因为父母就是悲观,怕养不起孩子才只生了一个(我们这代中国人情况特殊,但现在生育率下降也体现一种悲观情绪)。
你会发现如论是家里第几个,对于孩子来说,争夺父母的爱永远是最核心的问题,而很多人成年后也会将自己的许多行为问题归因到小时候缺爱。
阿德勒认为,缺爱对儿童的影响比成年人强烈的多,因为人类的婴儿和孩子是很弱小的,是需要父母保护和抚养的。孩子确保自己生存资源最主要办法就是获取父母足够的爱。缺爱对儿童来说不只是心理问题,完全是生死的问题。为了确认父母是否爱自己,儿童会强烈的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时刻观察父母的情绪,模仿父母的行为。在这个过程养成的习惯和价值观会在生活中重复,一直延续到成年。
在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被普及后,很多人都喜欢分析原生家庭给自己的影响,确信自己的现状很大程度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己不自信是因为父母从来不鼓励,自己乱花钱是因为父母宠溺,自己不会社交是因为父母不会沟通……
虽然阿德勒承认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但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经历和个人的现状不是因果关系,只是相关关系。什么意思?就是说巨大的灾难确实会让一些人留下创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同样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有人会更恐惧死亡,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很警惕;但有些人却能够看淡生死,不在纠结生活中的琐事。
不是经历塑造了你的三观,而是你对经历的看法塑造了你的三观。被骗子骗了,这是一个事实,被骗的你可能会愤怒,会懊悔,会自责,当所有的情绪尘埃落定后,你如何评价自己被骗的经历将塑造或强化你的价值观。
陌生人都是不可信的,我要少和陌生人打交道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和陌生人打交道就更安全了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看法,强化不同的价值观,最后落实为截然不同的行动。
即使自己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绝多数人还是不愿意改变的,因为相较于改变的痛苦,安于现状的痛苦显得还能接受。孜孜以求从原生家庭找性格的原因更多成了让自己舒服的方式,人的记忆如同任人打扮的姑娘,可以随意的剪裁,篡改甚至无中生有。搜集家庭让自己痛苦的经历,忘却家庭让自己幸福的时刻,来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开脱。
我们总是轻易地记住那些痛苦,烦恼,悲伤的事情,而又轻易地忽视幸福,快乐,喜悦的时刻。
改变随时可以开始,现在的你不用被过去束缚。既然行动源于价值观,价值观源于对经历的看法,看法源于自己的选择,那么此时此刻你就可以开始改变。
想让自己更有安全感?每天记录让自己感恩的人和事,要多于让自己记恨的。
想让自己更积极乐观?记录身边发生的让你悲观的事,然后努力在写一个乐观的观察角度
想让自己更有勇气尝试?记录自己的失败经历,多总结自己的收获,不要太关注失败本身。
在知乎上诉说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人总体抱持着想要改变和让痛苦止于自己这一代的期待。但我们究竟要变成什么,止住痛苦就够了么,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对很多人来说是迷茫的。最后总是陷入到复制自己父母的模式或者跟随身边父母潮流开启一轮又一轮军备竞赛,让自己成为孩子口中另一个原生家庭。
那么在阿德勒眼中,父母改如何教育子女,教育的核心本质又是什么?
我们下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