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昨晚我记了一个备忘录,准备今天上午联系客户,看能不能让他帮忙处理一下项目质保金的手续。
这个项目质保期早在半年前就结束了,我催了多次当初现场工程师与采购人员,可他们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拖着,以至于工程师都离职了,质保金还没有到账。
我想着,必须得找其他人再试试,看能不能推动质保金收款的进展,而当初在项目终验收单上签字的另外一位工程师,就成了我今天想要联系的人。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头“嘟嘟”的声音,每一声都像是在我心里敲鼓,电话响过多次后,无人接听。
等了大约十多分钟,我再次拨打电话,这一次,他终于电话接通了,我用尽量礼貌的语气说道:“您好!李工,我这边前年的一个项目,质保期过了有半年,而我在贵司网上系统中提交了验收付款需要的文件,但迟迟没有进行到下一步。我想着能不能麻烦您帮我催催后面的流程,看可不可以把质保金结一下?您当初在项目终验收单上签了字,看您能不能帮个忙?如果您这边推进不下去或碰到任何问题,就请告知我。”
谁知道,我的话刚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带着明显质问的怒吼:“我什么时候签了字?你别在这儿胡说!”
那声音挺大,震得我耳朵痛。我整个人都懵了一下,完全没想到他会是这样的反应。
我赶紧解释:“李工,就是去年十月份质保期到期的那个项目,之前是刘工负责的,但现在他离职了,我也不可能再联系他了。我看您在当初的终验收单上签了名字,所以想让您帮忙推进一下。”
可他根本不听我解释,继续大声嚷嚷:“你别给我扯这些,拿出证据来!你说我签了字,那你把终验收单发给我。没有证据你就是在胡说,在骗我!”
我心里一阵委屈和无奈,证据?我当然有,那些扫描文件我都好好保存着呢,我现在正在看这份终验收单呢。
这个李工,我见过他几次,他参加工作大概有几年了,我想他应该是读了大学。而我年龄比他大,我也是乙方负责人,我的学历肯定比他高,但我从来没有居高临下对他说话,自始到终,我一直放低自己,对他说话客客气气、很有礼貌,也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得罪他了。
难道我错了?难道他们甲方公司的终验收单上签字的不是他?是别人代签的?而他不知情?
我心中有些疑惑,而他在微信中继续追问我终验收单,我只是说我再找找,也许是我记错了签字的人,我尽量把问题推到自己身上。
想不到,这又激起了他的怒火,“你明明自己没有看终验收单,就说我签的字,你不就是在胡说八道吗?”
他丝毫不肯罢休,不停地重复着说我在胡说,话语越来越难听。我感觉自己的耐心在一点点被耗尽,心里的怒火也在往上冒。我想着,我好声好气地来沟通,是希望您能帮个忙,您也可以选择不帮忙啊,何必这样呢?
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我没有将终验收单发出去,他就在微信中盯着这件事情,一口咬定我在撒谎。
为了搞清楚我自己的疑惑,看是否他的名字是别人代签的。我找了不同年份、不同工程师的签字笔迹,进行对比,我很有把握地觉得他的名字肯定不是其他熟识的工程师代签的,字体字迹完全不一样。
我冷静了一下,心想着,我若将终验收单发过去,让他看到自己的签字笔迹,让他自己“啪啪”打脸,没有意义。我跟这样一个人去争辩对错,岂不是拉低了我的素质?既然他不愿意听别人的解释、一味地无端地去指责别人,我继续说下去,同他争论,除了激化矛盾,不起一丁点作用,犹如对牛弹琴。
于是,我只在微信中回复了一句道歉:“实在不好意思!我给您带去了不好的印象,给您造成了困扰。再次致歉!我就不打扰您啦!”
然后我就退出了微信,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他帮忙或不帮忙办理质保期手续,只要直接说明即可,我都能接受。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否认自己的签字,是真的忘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只是,今天这通电话以及微信,真的让我郁闷了几分钟,也对人性和合作有了新的认识,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不是你礼貌、真诚就能换来同样的回应。
做好自己,更豁达地去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人与事,保持自己的稳定情绪,提醒自己人性无常,碰到乱人乱事也是正常的,那是对自己心态与情绪的修炼与提升。
(2025.03.20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