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节目喜欢做特色料理店的专题报导,对有怪癖与坚持的店主尤其青睐。有次介绍了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拉面店老板,他的怪癖是会因为汤头没煮好选择不开店。画面上,在寒风刺骨、下雪的傍晚,拉面店的门口排满了人。
一位像上班族的年轻男人说:“东西满好吃的,我跟我老板来这出差时吃过一次。今天也是跟女朋友从隔壁城市过来,可是不知道会不会开门?” 女朋友则在旁接口:“是啊,今天好冷,要是不开店的话、可就伤脑筋了!”
主持人访问时,每个人都说不知道会不会开店。结果大家排了老半天,只见剃着光头、一脸凶相的老板出来大吼:“回去吧!今天汤头不行,请改天再来。”
外面的人只好满脸失望、三三两两地离开。从画面看来,这样的情形似乎经常发生,一连几天不开店是常见的事情。主持人总结说:“真是了不起的店主!对于作品的坚持与固执让人动容!”
固执的让人动容吗?或许吧。但这坚持是否有意义呢?我却没有100%的把握。
先谈谈对高汤的坚持吧。我不确定弃置不用,是因为完全不能喝,还是只因为某些小瑕疵?如果是因为完全不能喝才不开店,那与其说店主坚持对品质的要求,不如说是店主缺乏对于品质控制的能力。
汤头有时大好有时大坏,代表每次的水准无法一致,只好赌运气製作。当然,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因为既然是大排长龙的店,店主实力应该不错。
所以很可能是期待100分却只有98分的水准,所以店主就决定重煮。这种为了完美而坚持、这种想给客户最好吃的信念,应该是很有责任感的表现吧?
但这又好像没办法这麽绝对。因为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想:某些人大老远跑来,只是眼巴巴地想吃碗热呼呼的麵;结果让人家在寒冬裡的大街上吹风,只因为高汤没一百分就不开店,这似乎也有点对不起远道而来的客人。
东西没有完美当然有些可惜,但眼睁睁的看著客人一脸失望、饿著肚子离开,似乎也未必是良善…
此外,就做生意的角度而言,老板也未必是称职的经营者。毕竟经营需要考虑获利与成本,如果高汤倒掉太多次,加上不耐久候而流失的客人,那再怎麽家财万贯也不堪如此。
如果只做兴趣、想推广完美的拉面,那就另当别论;但如果背后还有投资人、合伙人、与员工,他们可需要靠店面的营收来支领薪水以养家,甚至店主的家人也可能等他赚钱买米。那这种选择“看当天情形”的经营模式,不其实也可能造成所有人的困扰。
讲到这儿,我们来谈谈一个不一样的例子。
据说当年马偕博士从加拿大来台湾传教时,曾经历非常严峻的挑战:语言隔阂,他学习的北京官话在台湾不适用。再来,当时台湾人对洋人是抱持敌意的,所以他的住屋好几次被群众拆毁、在三峡的路上也有人对他投掷石块。而基督教不膜拜偶像的教义,也跟华人祭拜祖先的风俗相抵触。
当时他大可选择毫不妥协地坚持信仰,执意让当地人100%接受基督教的教义。但他却选择体认现实、想办法跟当地人打成一片。
藉由自己医疗的知识,前往乡下治病顺便传福音,降低大家对洋人的恐惧心理,并尽量让基督教的概念能够传递出去。最后就算某些人没改变宗教信仰,但靠著良好的医病关系、认同祭祖与福音歌曲等方式,让台湾人至少不会排斥他的存在。
后来,马偕博士在台湾结婚成家,让宗教更容易在“一家亲”的情感基础上传递。他最后培养了22位学生,协助他到各地传教,在台湾建立共60间左右的教会,并设立牛津学堂(现为淡水真理大学),留下“宁愿烧尽,不愿腐腐锈”的座右铭。
我想讲的是:“就算没有做足一百分,也不表示事情没有价值。” 理想无法与现实妥协往往是个问题。但过度理想主义,往往会破坏平衡,侵蚀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回头看拉面店:汤熬不好不开店、东西没准备好不开店、没达到一百分不开店,种种的坚持虽然令人敬佩,但如果连马偕博士传教这种道德事业都得暂且屈服于现实,开店做生意恐怕更不能无限上纲、甚麽都想推到极致,以为100分的品质才能带来100分的客户满意度。一味固执下去,就算在小众之中博得美名,也可能会入不敷出。
平心而论,客户真的有这麽在意100分的汤头吗?又真的能吃出90分跟100分汤头的差异吗?最少就我自己而言,在下雪的寒冬排了一小时的队之后,“吃到”会比“吃饱”重要,“吃饱”又比“好吃”重要,而“好吃”更重于“极度美味”。所以,100分到底是满足客户,还是满足店主自己的优越感?
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阿宗面线大赚,夜市卖香鸡排的也能开奔驰,这些都代表未必要做到极致的100分才能被认同。重点还是要辨识出有利的市场、定位出符合市场区隔的产品。这产品并不见得要做到极致,因为叫好不等于叫座,过度追求极致反而可能因不敷成本而惨赔。
经营者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优越感而将品质要求过度上纲。毕竟市场分成很多不同的面向,不同族群的核心需求也大不相同。作为一个好的经营者,其实应该逼迫自己放下身段、耐心的倾听市场的回馈、找出最合宜的经营平衡点,这才是让一门生意能稳当长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