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通过一些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家庭地位。在这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博取关注。父母的关注是爱的表现,所以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的不同?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
在过度关注之中,孩子最擅长通过“重复”的方式。当你在厨房忙碌晚餐时,孩子在客厅不停的叫“妈妈”,“妈妈我要玩游戏,我要吃水果,我要你陪我玩……”;当你家里来客人时,你正在和朋友聊天,孩子跑过来缠着你,不停的跟你说过,打扰你和朋友的正常聊天;当你正在给妹妹喂奶,穿衣服时,哥哥跑过来给你说他尿裤子了,需要你的帮忙,你说“等一会”,但是他就是不愿意等,你再拒绝,他就哭了起来……孩子会一遍又一遍的向你表达他们的要求,就算你好好的给他们说“你很忙,孩子等一会”,但是他们还是会就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不懂的样子,再一次的重复他们的要求。然后耐心不好的家长就会发怒,孩子会变请求为大哭,发脾气,最后家长开始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是的,这个时候,孩子成功的得到了父母的关注,父母的回应是对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最终妥协!
很多的家长都会陷入这样的游戏里面,并且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关注的爱的渴望,这是家长的责任。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很多家长不会发现,她们任由孩子把自己当成奴仆,她们为孩子而忙个不停!这其实是家长们对自己的最大的不尊重!
在妈妈在做事时,孩子一遍一遍的呼喊她,当妈妈注意到自己,孩子就会停一下,心里想着:妈妈关注到我了。但是很快的,她们就又会产生同样的潜意识疑问:“妈妈仍然会关注我吗?” “我在妈妈心目中有重要位置吗”。孩子寻求自我价值的方式就会变成——获得妈妈的关注。孩子不能从自身获得满足感。
当孩子在获得过度关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持稳定平和的态度去回应孩子。第一次时,妈妈可以愉快的回应,告诉孩子自己很忙。第二次时,妈妈不用回应,孩子可能会尖叫,妈妈继续做自己的事。父母有权利做自己的事,也有义务和责任训练孩子去如何适应环境。最好的就是接受规律和顺应环境的好处,可以和孩子有一个约定,约定玩耍的亲子时间;当孩子缠着自己的时候,给她更多和其他人或者东西玩耍的选择,去和其他事物达成合作;如果孩子是在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争宠,那么就要多多给孩子一点关爱。
总之,当孩子寻求关注的时候,我们需要从那个需求当中跳脱出来,理性的去审视这个情况:孩子要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能否处理?如果我们有所回应,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我们的反应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会导致他认为自己无助、无力,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行?我们要帮助孩子根据自己不同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