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又名竹,多年生,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朋友家有一片小竹林,老公很是喜欢。
一日去朋友家小聚,赞其小竹林给小院营造了风雅情趣。还引用了诗人苏轼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朋友笑答:“我没你这么文艺。本想种来吃竹笋的,可这个品种不长竹笋,也就随它风长了。你喜欢剪几枝拿去就好。”
“好养吗?”我问。
“好养,而且长得很快。我只买了一棵,也没怎么管理,两、三年的时间,长了这么一片。”朋友回答。
回家时我们也就顺便带走了两棵。
不知什么原因,这两棵竹子一周后就干枯死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家所有的花花草草都经历过多次“搬家”挪地,还是那么生气勃勃,一个个都好像怕被抛弃似的争先恐后的生长。
我问老公:“我们是不是不像文人,不够风雅情趣,所以竹子在咱们家没兴趣、”
老公打趣的说:“看来我家的东西都要自己花心血。或是买,或是从小培育,拿来之物不可取啊。”
休息日去转花市,到处都没看到竹子的身影。
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个人在卖自家培育的各式花草,两棵竹子放在路边不起眼的地方,我们马上停车,兴奋的买下竹子,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到家后特意为竹子搭建了竹园,买来花土,一切都整理好,才仔细的把竹子移入园中。
随后我认真的百度了一下“竹”,知道了更多关于竹子的知识和趣闻。
竹子是草本植物,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看它们是否有年轮。把竹子锯断,里面却是空的,也没有一圈圈的年轮。所以竹子是草不是树。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
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用种子繁殖的竹子,很难长粗,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长到原来竹子的粗度。所以一般都用竹鞭(即地下茎)繁殖,只要3-5年,就能长到规定的粗度。
我们从朋友家翦回的竹子,没有带竹鞭,据说不好活。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
竹:虚心直节。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
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众多。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竹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记录者。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都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竹子能得到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可和喜爱,是因为在竹子身上,看到做人的气节和风骨,看到痴心与执着。
如今,我家也有了一片“小竹林”,闲暇时在竹前座下来,沏上一壶茶,看着风吹竹舞,听着竹叶簌簌。
远离城市,甘愿沉醉在自己的这片小竹林里,怡然自得。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写作训练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