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内容正如它的书名一般犀利,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这两位作者很擅长发展经济学领域。在本书中,两位深度探访全球多个贫穷地区,向我们展现了那些生活在每天0.99美元贫困线以下的穷人是如何在贫困环境中,对食物、医疗、教育、贷款等做出行动的,政府、信贷机构、慈善机构等是如何采取援助和应对措施的。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贫穷”二字向来刺耳。当我们谈论到贫穷时,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会是躲避,而不是去真实的面对它,找到它内在的本质,寻找解决的途径。正如本书封面所言: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改变了一些之前我看待贫穷和贫穷群体的观点,当看待问题时应当摒弃个人狭隘思维和开启上帝视角,用平等的眼光才会得到相对公正的结果。
书中采用多个角度来说明穷人的行为动机。比如:关于食物,有的穷人为什么吃不饱肚子,还要将本应该可以用来填报肚子的钱去买了其他东西?以前我觉得他们傻、没有远见,我为我的无知感到抱歉。人都有七情六欲,贫穷确实限制了穷人很多东西,但是并没有剥夺他们作为人类生而俱来的欲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不是严格按照层次递进的,穷人在生理需求没有完全满足前,也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而且,贫穷会削弱人的意志,我们看到他们是时刻处在绝望之中,因此他们也需要精神慰藉,我们不应该以高高在上态度或者苛责的语气来批判穷人的行为。
在医疗方面,那些生活在疟疾地区的穷人,只需要拿出收入的一部分钱购买蚊帐,穷人如果一直睡在蚊帐中,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就不会得上具有传染性的疟疾,他们因此不会为治疗疟疾会花费大量医药费,他们也不会有病传播给邻居,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循环,疟疾甚至可以消失。如果家长们能省下喝茶、做祷告的钱为孩子买上杀虫药或者接种一些疫苗,他们的孩子就能避免一些杂疾,因此而健康的成长,而且可以避免患病后的高额医疗费,等到孩子可以工作时他们的家庭收入会更高。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穷人确信买蚊帐、杀虫药和接种疫苗是百分百有用或者能为他们避免损失和获得利益的,不然他们不会买账。这些对于不是贫穷线以下的人来说是很好决定的,然而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有限的资金不敢让他们有大胆的决定,对于结果不是百分百确信的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损失而且是高风险赌注。
在教育方面,正如书中所说,相比较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穷人,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当我读完这本书,若有所思的写下这些东西时,我甚至开始怀疑,我所受过的教育是建立在对他人受教育权利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剥夺受控于教育资源、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家庭环境等。如果按照微观经济学上认为资源是有限的,那么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在各种资源上的竞争是不是都可以看作是互相剥削和压迫?
书中讲述了几个真实案例,在印度这样一个男权国家,女孩受教育的权力只因性别被剥夺,更何况她们还是生活在贫民窟的女孩。如果她们的父母希望生孩子能给她们养老或者孩子稍大一点可以辅助她们工作(比如男孩干农活、女孩干家务活、年长一点的孩子带弟弟妹妹等),那么她们就假设了无论女孩还是男孩健康长到一定年纪就可以带来生产力,但是当他们认为受教育可以帮助她们摆脱贫苦,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她们让男孩而不是女孩受教育,让聪明的男孩而不是笨男孩受教育。孩子对于穷人家庭来说是投资品,有时,我们低估了穷人的商业头脑。对于出生在90年代中国农村的我,虽然也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但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给了每个女孩走出去的机会,我有时会埋怨为何不是强制性教育?因为在我生活的地方,她们有的在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就选择外出务工,她们并不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相反她们的家庭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她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判断能力之前,她们放弃了继续受教育的权力,对于未成年人辍学打工,父母显然是“孩子教育权力”被剥夺的最大罪人,但是我认为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还有不可忽视的法律体系。
在贷款方面,众所周知银行向个人贷款是需要抵押的,对于穷人来说,他们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谈何抵押?正因为这种局限性,穷人想要融资就通过民间贷款,俗称高利贷,然而一旦染上高利贷,大部分人的走向不会因为借到款项而改变生活条件,恰恰相反,他们会因为背负上高额债务,从而无法走出所谓的“贫困陷阱”。高利贷有时还会引发刑事案件,国家为了社会安全稳定会打击民间借贷。一些小额信贷机构开始为穷人融资,现在小额信贷机构还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为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动力。书中还例举了其他穷人筹款的途径,例如:向亲朋好友借(这种方式一般依托亲情纽带而没有利息),设立一个资金管理账户,大家把收入的一部分存入账户,有人需要就可以将账户里的钱取走,等到手里筹到钱再存入账户,以这种方式来流动资金(这种方式显然很冒险)。
如今,我国互联网日益发展,支付手段也越来越多,互联网涉及的贷款产品举不胜数。由我们熟知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用平台信用限制来约束借款人,机制一般是当月借,下月一次还完不收利息或者收息分期。这种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流动,但是资金多用于平台购物和消费,这是否是“合法”诱导?资本家总是可恶,剥完穷苦人的皮还要榨干他们的血。
贫穷对于任何体制的社会都是一项滞待解决的浩大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出关相关扶持穷人政策,比如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发放补助,补助的形式可以是粮食、化肥、加碘盐、蚊帐、杀虫药、疫苗等,在贫困地区有政府拨款设立中小学、设立扶贫产业,帮助穷人就业、完善基础设施等;相关企业深入贫困地区,进行物资援助或者技术对接;爱心组织和慈善机构落实好援助政策,对接社会支援和志愿服务等。
令人感慨的是,2020年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中国在脱贫和扶贫方面所做出的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或许脱贫道路艰辛,但是足以造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