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红牛谈判破裂的背后——理想变成了噩梦。

保时捷-红牛谈判破裂的背后——理想变成了噩梦。

正如今天保时捷声明表示的那样,“两家公司共同得出的结论是,谈判将不再继续。”

关键词是“共同”。因为最初的计划是两家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各自持有50%的股份。而至关重要的是,红牛将在合资企业中拥有决定性的一票,据消息人士透露,这种结构是导致合作破裂的核心问题。

问题出现在红牛创始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和大众-保时捷去年7月在奥地利构思的总体计划逐步深入到较基层的实施水平时。当每一家公司都试图证明自己拥有更强的实力,企业的自负就成为了障碍,导致红牛意识到自己的DNA--以及对其至关重要的灵活性--正处于危险之中。

消息人士称:“作为一支车队我们一直能够在内部快速做决定,但是作为合资企业,我们不得不将所有决定提交给一个联合董事会,然后该董事会可能需要与另一个董事会协商。”“这不是我们想要在F1比赛的方式,所以暂停谈判是谨慎的做法。”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奥迪宣布进军F1的辉煌一天,红牛管理层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在斯帕站周末结束时,F1高层意识到了这份合作关系面临严重风险。本周早些时候,保时捷举行了最后一轮谈判,据信保时捷提交了一份新提案,但还是被红牛拒绝。

最初的设计是在发动机阀盖上搭载保时捷的字体,在气箱上搭载斯图加特公司的徽章。

2026年后RBPT动力单元的混动系统可能会由本田供应。

尽管保时捷的声明表明他们尚未关闭F1的大门,但内部人士认为,出于多种原因,该项目将被放弃,尤其是他们把鸡蛋都放在了主导发动机项目的红牛篮子里。

有传言称,红牛的RBPT去年在米尔顿凯恩斯工厂安装的六台最先进的测功机,最初是为保时捷设计的。

最终,这笔交易受挫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合作结构不同于其他F1车队合作伙伴关系。在那些合作伙伴关系中,发动机供应商只是供应商,而车队本身团队做出所有行政决策,无论是商业、技术、体育还是与车手相关的决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