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

辽阳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东山脚下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崔大勇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那一片金黄的麦田,粗糙的大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今年的收成不错,麦穗沉甸甸地垂着头,再过两日就能全部收割完毕。

"大勇,该回去了!"父亲崔老汉在不远处喊道,声音洪亮得惊起了田边灌木丛中的几只麻雀。

"来了,爹!"崔大勇应了一声,扛起锄头向父亲走去。父子俩沿着田边的小路往村里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崔家在东山村算是中等人家,有三间正屋,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枣树,这个季节已经结满了青红的枣子。崔大勇的妻子春桃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衣服,看见丈夫和公公回来,忙擦了擦手迎上去。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春桃接过崔大勇手中的锄头,关切地问道。她今年二十五岁,圆脸盘,一双杏眼明亮有神,虽然衣着朴素,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南头老李家的麦子倒了一片,我和爹帮着收拾了会儿。"崔大勇说着,蹲在井边打水洗脸。

崔婆婆从厨房探出头来:"快洗洗吃饭了,我炖了山鸡,还热着呢。"

晚饭时,崔老汉说起最近听到的消息:"听说北边又不太平了,有虏寇在附近几个村子出没,抢粮食抓壮丁。"

春桃的手顿了一下:"咱们这儿不会有事吧?"

"咱们村子偏僻,又有东山挡着,应该没事。"崔大勇扒了口饭,"不过明天我去把弓箭修整一下,以防万一。"

崔婆婆叹了口气:"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安生过日子啊。"

夜深了,春桃躺在炕上却睡不着。窗外秋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她轻轻推了推身边的丈夫:"大勇,你说那些虏寇真的会来吗?"

崔大勇半梦半醒地嘟囔着:"别瞎想...有我在呢..."

第二天一早,崔大勇和父亲照例去田里收割最后一片麦子。春桃和婆婆留在家里准备过冬的腌菜。日头渐高时,村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铜锣声。

"虏寇来了!虏寇来了!"

春桃手里的菜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跑到院门口,看见村里的王婶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快躲起来!虏寇从北边过来了,有十几个骑马的!"

崔婆婆一把拉过春桃:"快,把院门闩上!"

春桃手忙脚乱地闩好院门,又搬来几根粗木头顶住。她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和叫喊声,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

"大勇和爹还在田里..."春桃的声音发颤。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顾好我们自己。"崔婆婆出奇地冷静,"去把大勇的弓箭拿来。"

春桃跑进里屋,从墙上取下崔大勇的弓箭。那是一把硬木长弓,箭囊里只剩下五支箭。她回到院子时,听见马蹄声已经到了附近。

"婆婆,只有五支箭..."春桃的声音里带着绝望。

崔婆婆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五支也够了。你记得大勇教过你射箭吗?"

春桃点点头。崔大勇确实教过她几次,但她的准头很差,十箭能中三四箭就不错了。

院墙外传来粗鲁的叫喊声和马蹄踏地的声音。一个粗犷的声音喊道:"这家看着不错,进去看看!"

春桃和婆婆屏住呼吸,听见有人推搡院门的声音。木门在撞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但暂时还撑得住。

"里面的人听着,乖乖开门,饶你们不死!"另一个声音威胁道。

崔婆婆低声对春桃说:"他们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你到窗户那边去,我在这里守着。"

春桃点点头,拿着弓箭轻手轻脚地挪到西侧的窗户旁。窗户是用厚纸糊的,她小心地捅开一个小洞往外看。院门外站着三个虬髯大汉,穿着皮甲,手持长刀,正不耐烦地踢着院门。

"再不开门,我们就放火烧了这破房子!"其中一个威胁道。

春桃的手抖得厉害,几乎拿不稳弓箭。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崔大勇说过,射箭最重要的是心静。

她搭上一支箭,拉开弓弦。窗纸上的小洞正好够箭支穿过。春桃瞄准了最前面那个正在踹门的虏寇。

"嗖——"箭离弦而出,擦着那人的耳朵飞过,钉在了院门上。

"有埋伏!"那虏寇惊叫一声,三人立刻散开,躲到了院墙外。

春桃懊恼地咬了咬嘴唇。她本可以射中那人的。

"射得好!"崔婆婆在不远处鼓励道,"继续,别让他们有机会冲进来。"

春桃又搭上一支箭,这次她瞄准的时间更长些。一个虏寇从墙角探出头来,她立刻松手放箭。箭支擦着那人的脸颊飞过,留下一道血痕。

"啊!"那人痛呼一声,缩了回去。

院外传来愤怒的叫骂声。一支箭从墙外射进来,钉在了房梁上,箭尾还在颤动。

"他们在找掩护。"崔婆婆说,"我们得让他们以为屋里有很多人。"

春桃射出第三支箭,这次完全射偏了。箭囊里只剩下两支箭,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她听见院墙外虏寇的对话:"里面肯定没几个人,冲进去!"

"不行,万一有埋伏..."

春桃急中生智,突然大声喊道:"取箭来!"然后抓起窗台上的一把麻秸,用力扔在地上,发出类似箭矢落地的声音。

崔婆婆立刻会意,也高声喊道:"多拿些箭来,这些贼人不知死活!"

院外突然安静下来。春桃屏住呼吸,听见虏寇低声交谈:"他们箭多得很..."

"撤吧,不值得为这点东西拼命..."

片刻后,马蹄声渐渐远去。春桃瘫坐在地上,手中的弓掉在一旁,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崔婆婆走过来抱住她:"好孩子,你做得太好了。"

春桃这才哭了出来:"婆婆,我以为我们要死了..."

"不会的,我们崔家的女人没那么容易被打倒。"崔婆婆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坚定。

直到太阳西斜,院门才被小心翼翼地推开。崔大勇和崔老汉手持农具,警惕地走进来,看见春桃和崔婆婆安然无恙地坐在院子里,两人都愣住了。

"你们...没事?"崔大勇难以置信地问。

春桃跑过去扑进丈夫怀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崔大勇听完,既震惊又自豪:"我的春桃竟然能用弓箭退敌?"

崔老汉拍着大腿赞叹:"好!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那天晚上,全村人都知道了崔家婆媳智退虏寇的事迹。几个同样躲过一劫的妇女来到崔家,向春桃请教射箭的技巧。

崔大勇站在院子里,看着妻子认真地教其他妇女如何握弓搭箭,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他转身对父亲说:"爹,我想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自卫队。"

崔老汉点点头:"早该如此。这世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春桃教完基础动作,走到丈夫身边:"大勇,我想学更多的射箭技巧。"

崔大勇握住她的手:"好,我教你。不过你要答应我,下次有危险一定要先躲起来。"

春桃却摇摇头:"我要保护我们的家。今天的事让我明白,女人也能拿起武器。"

月色下,崔大勇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突然觉得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变得有些陌生,却又更加可敬可爱。

"好,"他最终说道,"我们一起保护这个家,这个村子。"

东山顶上,一轮满月静静照耀着这个经历了惊魂一日的小村庄。院墙上那支虏寇射来的箭还钉在那里,像是一个警示,也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根据冯梦龙《辽阳妇吓退东山虏》改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