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然读书打卡776天 2021/5/21《建构解决之道》② P161-162
找寻激发当事人改变动力的契机
若当事人不愿意改变或不同意转接目标时,咨询师可试着通过以下几个方向的探问引导,以提升当事人改变的意愿与动机。
1.回想例外的美好与优势,产生再次行动的动力
例如:对网络成瘾的非自愿来谈青少年辅导时,若青少年当事人仍然不想要停止上网,咨询师则可探问:
有没有想过要少上网一点,何以会想过?想到些什么?有没有为上网的事情挣扎过?何以挣扎?同时,积极赞美与询问当事人的尝试挣扎与努力。
如果当事人自己吐露要少上网或不上网。此时,咨询师要先赞美他们何以会有此想法、何以愿意做此决定,然后再多问他们:何时曾经停止过上网的行为?何时上网少一些?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做到的?咨询师要以珍惜的姿态详细探问这些例外时刻相关的人、事、时、地、物。
咨询师还可以用一种:“当事人是怎么做到没有让上网的行为成为生活的全部?” “是否有过这样的机会,当事人可以伤害别人、偷窃,而当事人却选择没去做?当事人何以能有此决定?”这一角度的思考,进而引导当事人看到自己是有自控力,并促使其自我负责。
“应对问句”也会刺激这些非资源来谈当事人,为改变做预备。例如:
你如何没有让你的生活更糟?
你的家人会如何说你做了什么,让你的生活还至少可以维持如此?
咨询室也可以采用一种当事人“正在储备与酝酿足以改变的能量”之眼光来引导这些当事人。
2.想象愿景的影响与好处带动一小步的开始
3.从当事人想要的可行目标开始辅导
4.重要他人的建议与观点,使当事人拥有现实系统脉络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