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书单推荐那些直指人性的书,其中就涵括了东野圭吾的小说。有网友在评论追加,说看过东野圭吾的《红手指》后,深觉所谓“家庭”的可怕,甚至不敢想象结婚生子。
东野圭吾的小说一直都是以悬疑引人注目的,但这本《红手指》在看完之后,却觉得远不如其他书中所设置的悬念来得精彩。于我而言,东野圭吾在书中描绘的就是现实的生活,坦诚得没什么悬念可言。故事的可怕之处,也许就是源于这反映的是真真实实的生活。
02
古话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然而真正能践行这一至理名言的家庭恐怕也只是少数,从《重返二十岁》中年轻人对老年人贴上的一个个标签也可见一斑。而婆媳矛盾依然是当今不少影视剧作中的主旋律,亦是不少婆婆妈妈们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巨婴国》的作者武志红老师曾无数次地提过一个观点,在中国家庭中,矛盾的主体是婆婆与媳妇这两个女人,而连接两个女人的那个男人却不知所踪。他不在年老母亲的膝下,不在忙碌妻子的身旁,也不在成长孩子的身后。面对家庭的矛盾,或是责任,男人的选择是以金钱来换取自由,逃离一切。做出这样抉择的,不仅仅是中国男人,日本男人亦是如此。
03
男主人公昭夫在父亲患病时,在母亲丧偶摔伤腿时,在妻子与母亲产生矛盾时,甚至在儿子遭受他人欺负时,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题。
面对痴呆的父亲,他暗自期待父亲死了便是解脱;面对因摔伤而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母亲,他将照顾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妻子;面对矛盾不断升级的妻子和母亲,他选择了用不闻不问的方式幻想事情就此解决;面对受欺负的儿子,他选择简单粗暴地将儿子丢回学校,再不过问儿子的安危。
昭夫同广大的男性一样,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他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责。可是除了钱,他却没有给予家庭任何别的东西,任何爱。
陪伴着母亲的是他的妹妹,陪伴儿子的是他的妻子,他是个没工作也会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加班的“工作狂”,是个选择以“工作”来逃避家庭的人。
故事的主角们实在太过普通,这样的家庭可以投射到无数个家庭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普通,才更揭示了真实的可怕。
04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朋友。
此话的本意是在激励人们遵从内心,从心而发找寻人生的意义,找寻爱。可是现实的筛选标准却相当理性。
昭夫之所以选择八重子作为结婚对象,并非源于多么深厚的爱意,只是因为“双方没有更好的适婚人选,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分手理由”。
这样的选择理由与现时代占据主流思想的“不将就”简直大相径庭。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和昭夫一样作出相似的选择,违背自己曾经“不将就”的初心呢?
与其说这样的组合是一个家,不如说是相互拼凑各取所需以求生存的团体。没有爱的一个人,怎么会爱别人,又怎么可能拥有一个有爱的家庭。
明明是最该相爱的人,却不过都是一个屋檐底下的住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