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大有名的购物广场成了cosplay女孩们的聚集地,一般会在大型购物商场随机播放动漫音乐,然后这些cosplay女孩们便上去舞蹈。这样的盛况一般在经济发达省会,比如像北上广深杭等等这些城市多些。
我是今年工作突然空闲了下来,就职一家武汉的小公司,公司在杭州的项目没有了,我坐等着裁员,一般一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当时暑假的几个月,我发现在湖滨银泰二楼那里经常聚集了很多的cosplay在那里跳舞,去的次数多了,我才知道这里是暑假的时候,专门给这些学生们cosplay举办的舞台,暑假那时候那里基本是下午开始几次场,一般到晚上八九点钟结束,而在三楼则是一般出售卡片的集市。
我因为工作上的不稳定,毕业七八年来也不攒下什么钱回老家,年龄渐大,心情一直不好。发现这个免费看别人跳舞的机会,便经常过去,毕竟去一个演唱会得花钱。不过我一般下午不过去,晚上七点多才到那里,在那里乱逛个两个小时,再骑车回去。后来暑假结束了,这里的表演也结束了,只有到了周末这里才会再热闹起来。
这里长期的举办这种活动,肯定是商家能盈利,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她们或者他们的消费能力确实很强,它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假期或者周末过来放松下,有商家给它们舞台,同时这些学生们在一楼,二楼,三楼又大量的消费商家的cos产品,即使它们不消费,但是商场的客流量也上来了。真是应了那个论断,以商业社会来定义人,消费者才是主人,你只要能消费,商家就能满足你的一切商品需求,在这个方面,只有消费者才是主人,只有消费者才有话语权。
令我感到有点惊讶的是这里都是日本的文化元素,无论是音乐,还是音乐下的舞蹈,亦或是商场的cos产品,总之都是日本的文化产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天在二楼有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日本的动漫人物,那人物从二战后的昭和时代到现在的各种动漫人物,那张巨大的海报不断的吸引路人过来高兴的合影,这张海报仅仅只是日本动漫文化影响力的一个小小表现而已。
其实不难发现,日本的动漫文化风靡全球,如果说现今有哪些强势文化从一个地方蔓延到全球各地,那我理解的就两种,一种是西方的文化,而一种就是日本的动漫文化,在某些方面甚至于后者比前者还要强势。它们强势到最后甚至成全球性的文化,成了许多其它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到了我们这里,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本动漫是我们一代人的精神食粮,甚至对于00后以来,日本动漫文化是其一生的精神依托,成了真正的精神母亲,这太明显了,比如杭州,我明显的发现杭州这边的人,喜欢学日语,去日本留学,如果再放大些,很多的中国女孩去喜欢去日本留学,这些女孩的家庭往往比较殷实,多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资家里出来的女孩。
深受日本动漫文化营养陪伴出来的一代人,把日本视为第二故乡,精神上的乳母再正常不过了。网上许多喜欢穿和服的女孩不小心出现在敏感地带,招来路人的苛责,其实对于这些女孩,她们甚至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只是出现在了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历史的仇恨在现实的文化冲击面前已经显得过于无力。
同样,那些深深陪伴一代人成长起来的,给予他们精神快乐的日本文化,这种无形精神上的东西投影在现实中,就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你根本不有怀疑日本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能通过多样的方式赚多少钱。
如果说上世纪那场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碾压式的侵略是日本体制先进导致其工业强大之后,对我们落后的体制,以及这种体制下的农业国家的降维打击的话,那么如今像日本,或者韩国,或者美国等等的文化影响不过也是们落后的体制在文化方面的匮乏再现而已。
当然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影响,谈不上文化殖民。可是如果真要是是文化殖民。那导致文化殖民的土壤不过是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没有繁盛的文化而已。用知乎上一句话说:
“对于一片沙漠,外来的一滴水都是入侵”
一片土地上的农夫,刻意使这片土地上的植物无法吸收精神娱乐方面的水分和肥料,使这片土地成为精神文化上的荒漠,那必然使得这片荒漠上的植物拼命的汲取外来文化携带的水分和肥料。而成长起来的植物则具有了外来文化的形态,并天然对外来文化有种母亲的情感。而这一切被农夫们说是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