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感》概览——摘自《樊登读书》

解读时间轴:

01:44

现代的年轻人经常会产生漂泊感


07:30

树立的目标要对自己有意义,对世界也有意义


16:10

拥有不同目标感的年轻人


25:24

我们的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功利层面


30:38

在家庭中,怎样培养出有目标感的孩子


35:20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深而非广


43:38

培养积极人生观,把“我真倒霉”变为“我真幸运”


46:58

如何为孩子打造有目标感的社区氛围


53:04

学校里,老师要给孩子展示更多正面榜样


评论话题,赢家庭礼包:


你曾经为自己树立过哪些目标?


在评论区分享,即有机会赢取家庭礼包1份!共抽送10份



活动时间和规则:2022年7月9日-2022年7月15日,7月18日中奖用户名单+收件信息收集入口将在本页面公布。家庭礼包包含2本精选解读实体书。



荐 语: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制定各种“目标”:考试拿到高分、工作升职加薪、结交更多优秀朋友……但心理学家威廉·戴蒙认为,这是特定的行为指标,而不是你人生的目标。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呢?


他说:“真正的目标是一种终极关切,是关于‘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目标是把“我”和世界连接起来的真问题,它能帮我们校准人生的每一步动作,还能赋予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而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如果你对未来举棋不定,它能帮你厘清好目标的必备元素和实践步骤;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这本书更能提供一个具体的锚点,教你协助孩子找到他的未来方向。


你 将 获 得:

如何树立目标,告别迷茫人生

了解拥有不同目标感的年轻人

怎样为年轻人打造有目标感的家庭文化


作 者 简 介


[美] 威廉·戴蒙


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

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

儿童心理学权威巨著《儿童心理学手册》(全8册)总主编


精 彩 选 段:


1.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 P.44



2.当一个人将工作视为一种召唤,而非仅仅是一份工作时,工作过程中的体验也就随之改变。哪怕是完成最常规的工作,也会变成产生自豪感的源泉。P.56



3.孩子的个性特征,正是通过与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每时每刻的沟通和互动所塑造的。即使是像“经常性表达出积极的人生观”这样简单的事情,只要去做,都可以带来改变。P.207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