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曾经说过:“生命里终究需要一场触及心灵的旅行”,她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想,中国人总是习惯少年轻狂,中年奔忙,晚年彷徨,仿佛是一种宿命。为赋新词过后,就是迫于现实的各种无奈。很少有人在花甲之后,还有精力和胆量,来一场远离母国的长途旅行。虽然年少梦想,虽然心怀向往,但是落实到客观条件时,就只能低眉俯首,望洋兴叹了。
或许,不想让此种遗憾在自己身上重演,坚定了毕淑敏远赴非洲的信心。想象一下,50多岁的老妪,身背肩扛一众行李,以孤胆英雄的精神前往一个叫做非洲的陌生地带。那里政治混乱,疾病横行,单是一个饮水就可以置很多人于窘地,这不是孤胆英雄么?虽然有儿子陪同,有好友事先帮忙谋划路线,但这丝毫不会减少读者对她的敬佩之情。不夸张地说,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毕淑敏畅游非洲。单就这份豪气,我们可以为她点上三十二个赞。
本人并不是毕淑敏的铁粉,真正阅读她的作品也从手头这本开始。但是开卷之后,发现如老友般亲切,她总能把淡淡的情绪借助流程的文字表达的直捣人心,深深打动你柔软的内心。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繁复的句式,一切自然而不造作,平铺直叙的文字却可以沁入心田。一部散文加旅行札记,竟然可以强烈地吸引我的眼光,死心塌地地追随作者的脚步,体验她的惊喜与感动。以景物吸引人,以故事打动人,以情感触动人,仿佛就是她的魔力,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了。
为了避免剧透过甚,只是简单复述一下故事主线:作者准备了两年时间,非洲探访的计划终于成行。作者将南非作为她的第一站,以感恩谦卑的心态开始了她的探奇之旅。从史前人类博物馆,到南非最大的贫民窟索维托、囚禁曼德拉18年的罗本岛,再到英布战争,一副恢弘的南非发展史渐次展开。在赞叹环境美丽的同时,也对这个过程中的战争、屈服、抵抗和胜利唏嘘不已。这片土地离我们有数万里之遥,很少牵动过我们的神经,交集也多产生于近几十年。幸好,有作者的层层递进,引领我们以第三者视角全面而系统地观察她和她的和人民,进而改变了我们多年来形成的诸多片面认知。尤其是了解到人类起源与非洲的关系,那种亲近感油然而生,似乎是一种回家的温暖。再回头去看南非的独立运动、民族发展,也便可以同理出种种情愫,理解圣雄做派的百般缘由。
接下来,作者乘坐了一列名为“非洲之傲”的蒸汽机车,纵贯非洲,开启了长达十四天的轨道之旅。在维多利亚风格的机车内部,作者近距离观察并描述了很多欧洲的上层人群,列车休憩之时,作者又得以闲暇去体验非洲草原的狂野和真实:狮子、角马、土著、白人,一个个我们熟悉而陌生的实物次第出现。从开普敦至比勒陀利亚,经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纳米比亚、赞比亚等风景旖旎的国家,行程近7000公里,除了奢华,还有辽阔与胜景,让人心生向往。到达目的地后,作者又参观了当地最著名的港口城市桑给巴尔岛,这个以黑奴交易而著称的港岛,见证了非洲黑人的血泪和外国殖民者的贪婪。著名的黑人贸易为欧洲和北美带来了巨额财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但同时也为另外一块土地上的人群带来了无尽的耻辱和灾难。我很好奇,那些端坐在非洲之傲里的华丽贵族,晓来无眠,是否会为自己祖先那些卑劣行径而羞耻悔恨,答案不得而知。
作者最后的行程定格在埃塞俄比亚,这个东北非高原国家,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吸引着万千游客。从约柜故事(圣经中的桥段)到青尼罗河,再有就是举世闻名的咖啡文化,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其间也夹杂叙述了埃国的政治历程和宗教纠葛,高原明珠的命运原来也是如此多舛。或许是作者的医生背景,抑或是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总能在文字间感受到她的慈悲。尤其是结尾的篇章里,偶遇埃塞俄比亚的渔夫,最终得到阿拉巴斯的庇护,安全返程,让我们又看到了非洲人民善良的一面,作者也对这些善良人心存感激。借着这种悲悯和慈悲,作者平安地走遍了非洲大陆,又安全地返回国内。或许,这个世界最大的能量就是爱吧。
回顾作者的经历,我更加相信,旅行绝不单纯是挎着单反到此一游,而是需要我们带着敏感柔弱的心,处处好奇,时时宽容,随时被感动,找到不曾发觉的自我,这才是旅游时最大的收获。读万卷书莫如行万里路,无论是在前人的感动里,还是在自己的脚步中,惟愿我们都可以丈量出天地,行走出精彩,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