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无上的“真理】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这三条标语,局外人方知其中荒谬。
故事开端便由此起。
对这三条“真理”的凝望,让一个普通的政府职员,温斯顿,有了些疑惑。
他被一种无法任字条说服的信念包围了,再加上一些无法被篡改的记忆的佐证,他知道了自己的宿命。
但因为母亲和妹妹存在过,
因为真相存在过,
因为有共鸣的人存在过,
他决定束手就擒,等待自己的宿命到达。
于是,他写下了些文字:
思想罪并不导致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
这本书里处处都如此处。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英雄主义让温斯顿的结局如红日般瑰丽。
他用自己被摧毁的身躯,换取了永恒的无法被政权控制的自由:
“异端思想未被惩罚,未曾悔改,永远在他们的掌控之外。他们将在自身的完美之中打穿一个漏洞,至死仍仇恨他们,这就是自由。”
温斯顿的精神就如落日余晖,给予每一个即将进入黑夜的人以温暖,让他们能坚持到黎明到来。
这就是这本书里的“人性”。
▼
合上书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有太多东西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里:
“若是我死去,我的墓志铭上有没有资格刻下‘我是一个好人’这句话?”
我不知道。我没有过害人之心,可我对他人有过嫉妒有过厌恶有过埋怨.....我称不上一个坏人,但我的心胸又把我限制在了君子之下。那何为君子道?如何坚守君子道?有人能告诉我吗?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背叛?”
我不知道。我有过对人心动的时刻,可我不知道怎样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我不会背叛,但我有过放手。可像温斯顿和朱莉娅呢?他们明知道结局,却依然选择了拥抱对方;但这份看似不渝的爱情,怎会因为恐惧就物是人非了呢?而有过感情的人选择背道而驰的时候,为什么却比跟陌生人呆在一起还要难堪呢?
“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真理?”
是什么样的冲突足够发动战争来解决?而自由是不是又让我们换了一种方式被奴役?那真理呢?我们相信的,我们看见的,我们认同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
我说不清这本书的头脑风暴,也并不想说透那一个个反转;
但这些问题,我想已足以说明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感吧。
这种感觉就像吞噬老舍的太平湖里最后荡起的余波,终归激起了我,激起了更多人心中的涟漪。
而怀疑的种子一旦被播下,势必会有与真相共同破土而出的一天。
▼
这粒种子是如何播下的呢?
也许就是在“弱者”与“绝对强权”的对话中信手撒下的吧:
“你们不能!”他有气无力地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温斯顿?”
“你们无法创造出刚才你所描述的世界。这是在做梦,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文明是不可能建立在恐惧、仇恨和残忍之上的,它不可能持久。”
“为什么不可能?”
“它没有生命力,它会分崩离析,自取灭亡。”
......
“没有,但我相信会这样。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失败。宇宙中总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某种精神,某种原则——是你们永远无法战胜的。”
“你相信上帝吗,温斯顿?”
“不。”
“那会是什么,那个会打败我们的原则是什么?”
“我不知道,是人的精神吧。”
“你认为自己是个人吗?”
“是的。”
“如果你算是人,温斯顿,那你就是最后一个人。......你自以为在道德上比我们高出一筹,就因为我们欺骗世人,手段残忍?“
“是的,我认为自己要高出一筹。”
▼
我有过如辛克莱找不到德米安的茫然彷徨,但好像内心深处也有过类似温斯顿的思考。
如今我才发现,这两者并不冲突。
有些思考,只是为了记得。
而记忆会融于思想,个人汇聚成洪流,这样的历史才不容易被篡改。
少数从遥远的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散落在各地的幸存者们已没有能力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相比较。他们记得无数件无用的小事,跟工友吵架、寻找丢失的自行车打气筒、死去多年的妹妹脸上的表情、七十年前一个刮风的早晨那阵卷起尘土的旋风,但所有重要的事实却在他们的视野之外。他们微如蝼蚁,只顾眼前琐屑,对重大事件无法放眼长量。
在记忆失效而文字记录又被伪造的时代——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党声称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得到提高,你就只能接受,因为没有可以用来检验的标准,它们现在不存在,将来也永远不可能存在。
最开始我们也许只是关注了一场山火,
也许只是声援了一场疫情,
也许只是对一次新闻多了一点思考,
但众多的蝴蝶扇动过的翅膀,最终守住的也许是最重要的——独立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