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宋官瓷烧制技艺后记

    作为一个官瓷从业者,不夸张地说,自己把一生最美好的光阴已经交给了官瓷艺术,近30年的耕耘,从风华正茂到眼花力疲,在这沧桑人间,无论是心性还是秉性乃或宿命,都若溪流奔海,几乎无可选择,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了。此刻想来,或许人生并非什么有志者事竟成,给我们最大的感触,还是古人那句“如白驹过隙”的总结,这是真实不虚的,时间就是物质背后无形的力量,是打不败的瘟神,会耗尽你的心血,却不会顾怜你的成败,所以,忠于自己,懂得珍惜,或许才有回忆的无悔和安然。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如梦人生,无以拯救,当下的一切都将袅袅烟逝,包括我们个人此生钟爱和坚守的官瓷事物。故而所谓永恒,并非口头称颂的什么爱心、什么奉献或什么争光等廉价的口号所能完全表达,从艺之路,在很大程度上,默默的付出,兢兢业业于艺术的物化或物化的艺术,才能赋予艺术以灵魂,也才能像哲学思想一样,启迪来者,给世界以增加,为人类文明增华,这应该就是学术意义上的传承和弘扬。当我们如是思考时,也忽然发现,对官瓷艺术的追求,在只剩归途,已失来路的今天,为世界留下几个行路的脚印,似乎已是我们生命剩余日子里的最高的责任和担当。

  长期从事北宋官瓷的烧制和研究,自然会积累一些可诉的经验,这些通过日经月累积攒的事物,有着丈量自我价值的标尺意义,虽然文化的传播乃至传承在于交流,但约定成俗,许多艺人都不愿将自己掌握的技法轻易示人,让他人通晓学会,所以我们的文化史上时有美妙技艺失传之说,令人怅然和遗憾。严格说来,这种失传和道德品质无关,佛门慈悲,尚讲究善缘,有“法不贱卖”之教诲,何况我们芸芸众生。编辑此书,并非我和同仁超凡脱俗,道德高标,其实我们也不能免俗,一度有着独享不传之秘的窃喜。但今天,纵然我们还有挥之不去的虚荣心,相较于日渐苍老乏力的生命,加之当下官瓷艺术的零落,我们已由衷地认识到,身外名利,转瞬即逝,于官瓷艺术的永恒而言,确确实实已不足挂齿。进一步说,北宋官瓷自创制以来,命途多舛,不仅存世时间短暂,传世作品稀少,上世纪之末更有“无有北宋官瓷”之说,言“汝瓷即北宋官瓷”,“汝州张公巷窑就是开封汴京官窑”。时至今日,这种信口妄言源于话语权的力量,仍强势漫延,愚及后人。这种罔顾史实对中国陶瓷史的颠覆,却长时间得不到正本清源,这已不仅是我们官瓷烧制者一己的耻辱,其实应该是当代所有北宋官瓷艺术家乃至官瓷本身的耻辱。我们明白这种现象的因果,就是北宋官瓷的影响力太微弱了,没有话语权,窑口少、作品少,从业人员少,相较于共同发源于河南的钧瓷和汝瓷之人才济济的气象,根本不成比例,这是先天的缺憾,加之在开封官瓷队伍中,大多不问兴衰,以守成自肥为本分,既有烧制经验,又愿以学术功力弘扬官瓷文化的艺术家实乃凤毛麟角,致使北宋官瓷这个美好事物,给人造成只有技术无有学术的尴尬局面,急缺可供学者研究的资料,这在客观上无疑也成为官瓷文化艺术本身弘传、发展的一个硬伤和桎梏。其他原因我不想多说,今天我们只归咎于自己,努力不足,勤奋不够,付出太少,无有其他。但纵然如此,我们之所以坚定信念的是,我们不独已经懂得自己今后为什么而活,也懂得了历经沧桑的北宋官瓷端庄典雅的艺术意象,以及它自然天成的美学意境和如冰似玉的瓷釉灵魂之存在。我和同仁参加过许多展会,包括在我国上海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所有的青瓷都不愿和我们的北宋官瓷作品为邻,我当然明白其中因缘,因为如脂似玉的北宋官瓷,它所散发的温润光芒是独特的,与其他瓷器种类不共的,这是官瓷本身固有的品质,是官瓷本身独具禀赋的材质美和本质美,这也是其他青瓷无以比照和追及的。籍此而言,让我们想起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之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我们坚信这也是先生对我们为之荣耀的官瓷文化艺术的预言。

  从另一角度而言,我们也一向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完善,有着拓展意义上的指向。北宋官瓷的作品造型,基本上以三代礼器为依据,件件有典,讲就法度,服务于国家礼仪,很少涉猎民间日用器皿的烧制,这或许也是官瓷鲜为人知的一个原因。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题,坚守千年也不改弦更张,使官瓷器物形制日积月累,成为一种意蕴深远的、凝聚着传统文明的文化符号,并且几乎固化。起码,笔者近30年的从业经历,几乎全部重复着接棒前贤的制作法则,包括价值取向和理念,不越雷池,守成到晃晃老矣的今天。回忆流逝的岁月,其实,此刻我们最想扪心自问的是,我们官瓷一生,究竟为官瓷的文化增加了什么?这也是本书编写之后掩卷常思的一个问题,有着深入梦魇的重量。从发展创新角度上言,说实在的,官瓷的今天,除了随顺社会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烧制作品的窑炉有所改善,制瓷机械有所更新和发展,官瓷的器型却仍是那些一再重复的瓶瓶罐罐,纵然增添了一些器物的造型,但也未见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官瓷的釉色、釉质也是如此,这种状况,何奢谈什么发展创新?于我们这些官瓷人而言,得享了官瓷前贤的技艺智慧,却在这个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以及科学文化一日千里的腾飞时代,没能烧制出代表时代精神意义的作品,增彩官瓷文化,实在令我们感到努力不够,用功太少,起码,未能真正推动和发展前贤非凡的官瓷艺术创造。关于这一点,我们曾竭尽心智以求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实际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实践,故在本书杀青之时,从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这一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总结和回顾北宋官瓷具体的烧制技艺,传之来者,不应该仅止于此,还应该有些启发。我们实在祈望,在未来的明天,能有更多的官瓷艺术从业者,参与到新时期官瓷艺术的创造和弘扬,并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丰厚和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官瓷文化,以慰前贤。

但沉溺多年的陶瓷生涯,我们也深感,经典意义上的创新之难,实非愿望和决心所能轻易达到,需要坚实的基础涵养和艺术功力。我和同仁的有所体会是,官瓷器物形制的法度理论,虽是当时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智慧结晶,但其道统方面的严格要求,也成为了我们官瓷后人创新的桎梏。传统的造型、注浆、拉坯等简陋和单调的成型方法,已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陶瓷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几乎使所有的官瓷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至今日仍一如既往,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成型工作,瓶瓶罐罐成为日常历久不变的制器形制,无有改变和发挥。这种拘泥传统的工作方式当然也让我们感荷至深,最简单直白的道理就是,没有千变万化、各式各样的成型手法和巧妙方法,很难得到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其实,放开眼光,可以让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造型事物很多,德国、荷兰、西班牙等西欧国家简洁、抽象、而又深蓄着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玻璃器皿形制,日本、台湾、美国、欧洲等陶艺家的陶艺成型多样化工具使用和造型手法,不一而足,精彩绝伦且极富魅力。其实,早在2012年“守正出奇——唐宋名瓷现代传人与台湾陶艺名家作品交流展”时,我即为台湾陶艺家智慧巧妙的创作技艺所深深折服,并在研讨会上,专门谈了我个人对台湾陶艺家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之敬佩,以及他们对我们传统治陶方式的艺术启迪,那时心中着实朦胧着实现官瓷釉质和陶艺造型结合的冲动。但时光荏苒,日复一日凡俗庸重的生活,一如既往,我和同仁却没有花大精力把陶艺成型的创作技艺引入官瓷的烧制上,虽偶尔为之也终难成气候,也就谈不上什么成果了。2019年夏,在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我们抽出时间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宋官窑专业委员会传习所创办了陶艺创意班,学习和教授我们心仪已久的、让人脑洞大开的陶艺技法,力捧创意,并在教学和实践中首次把陶艺创作引入到官瓷的烧制中,正式开启了北宋官瓷新的立坯成型门径,至于成败,此刻已无需顾忌,留待日后总结罢了。我和同仁深有感触的是,以北宋极简主义而又温润素雅的官瓷文化作为创作理念,官瓷造型艺术的陶艺化,实实在在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我们相信这就是一种切实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仅只是北宋官瓷品牌固有的力量和意义,更因为这种随心所欲的创作拥有广阔的前景和未来。这里,我们所希望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许更具备探索和发现的魅力,但愿这条平凡普通的艺术之路,能拓宽北宋官瓷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对得起我们伟大民族馈赠给整个人类的这份珍贵的官瓷文化遗产。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编写,历时一年半之多,拍照撰文,完全忠于实际的烧制经验,以阐明具体的可操作性为目标,特别是拍照了大量直观的图片,用以演示和说明,使读者可通过看图明义,迅速掌握官瓷烧制的技术要领。可以说,本书融汇着同仁们共同的汗水和经验智慧,为使读者一读即懂,能融会贯通于实际操作,编者也可谓煞费苦心,不厌其烦。当然,毫无疑问,参与整理、编辑的同仁,为此都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劳动和诚挚的心血。今日念来,好在天道酬勤,终使木成小舟,眼下只待下水付印,交付读者。作为编者的我们,也深深懂得,因缘和合,才得办成,这一切确实来之不易。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编委会全体同仁,由衷感谢对本书编写给与大力支持的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封市文联,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河南省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间艺术基金会,文化部民族文化基金会,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博物馆,北美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福建平潭弘福陶瓷艺术馆,上海最城市文化体验空间,雅昌艺术网陶瓷频道,央广网河南分网,凤凰网河南频道等诸多单位和幕后英雄,他们充满温暖的关爱和支持,弥足珍贵。最后,诚祝本书的出版流通,能如一朵素雅的花朵,装点我们官瓷艺术的春天。

2020年1月17日于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宋官窑专业委员会传习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据文献记载及专家考证推论,北宋官窑自大观元年(1107年左右)在京师开封设置,至靖康之难后(1125年)开封沦陷,...
    乐土官瓷阅读 896评论 0 3
  • 南宋文人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言:“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
    乐土官瓷阅读 1,860评论 1 4
  • 宋徽宗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颇有王者风范,美学品味及艺术修养实有过人之处。徽宗信奉道教,向以清静无为,超尘脱俗鸣世,...
    乐土官瓷阅读 1,110评论 0 25
  • 每天庸庸碌碌,忙忙叨叨?! 你向往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听说芒果台有一档节目叫做《向往的生活》,...
    梧桐zoe阅读 461评论 0 3
  • KTV图
    偷图阅读 2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