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断断续续,脑子里就时而会闪现一个念头,想把爸妈这一辈子的经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爸爸妈妈虽然出生、成长于激情燃烧的50年代后,但在偏远的农村,他们的生活虽然和国家的整体变化息息相关,却也和世面上常见的知青文学、伤痕文学所表现的特点都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平凡,没有那种激越、过山车般的起伏,有的只是生活的鸡零狗碎。这种想法的强度似乎逐年在增加,只是碍于自己有限的文字能力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近期电视剧《人世间》火爆全网,一个从60年代开始记述的故事,作者梁晓声写这本书的起点也缘于自己的家庭生活,一个看似平淡,却让大家从中看到自已的影子在这部剧里,时时触动着心弦。梁晓声说,世面上有很多记录知青的文学作品,却鲜少有记录那些没有去上山下乡青年的经历,这一点和我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我想记录父母的过往,也正基于父母这一类人的生活很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爸爸已离开我们三年多,妈妈总有一天也要离开我们,他们也终将如尘埃一般慢慢消逝在子孙后代的记忆中,我想为此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在妈妈的念叨中,我听过无数遍他们的经历,但真要落实到写下来,才发现我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些片段,或温馨、或悲伤、或无奈的片段,想要串起爸爸妈妈整个的年岁历程不容易,很显单薄。就算只是做个简单的记录,也是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妈妈做更多的交流,去挖掘他们更多的生活细节,于她自己还好,爸爸那部分内容则也只能来源于妈妈所记忆的一些片段。突然觉得以前和爸爸交流的太少,子欲养而亲不在,才发现对爸爸的了解太浅太少。
犹豫了近两年,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提笔记录,也只希望自己不要被这中间的困难吓退缩了。